因为当时的长岛人也观察到电阻从1.26亿欧下降到100欧。
在80年代,新陆国卡内基实验室的轩辕裔科学家毛河光,将金刚石压锥改为对顶砧高压室(DAC)结构,在150GPa压强下观察到了相态的变化。而大通古斯国人失去了这一机会。
进入42世纪,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越来越高端,科学家们对更多复杂模型进行精确计算。
于是金属氢形成的条件再次大幅提高,提出压力需要达到500GPa,而金刚石对顶砧高压室结构,最高只能的到350GPa,这让金属氢的出现几乎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4117年新陆国人在对顶上进一步开发特殊的垫片和孔腔,对10微米直径、1微米厚的氢样品施加到500GPa压强,形成了一点金属氢,可以用显微镜去观察到。
却在用激光照射测量压力时,可能是高压下钻石的晶格缺陷,造成瞬间崩解,钻石碎裂、金属氢挥发,这也表明500GPa压力下形成的金属氢无法在常温常压下存在。
4119年轩辕国科技院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用金刚石对顶砧盒制造了150GPa压强,用脉冲激光加热制造出了3000k以上的条件,做出了液态金属氢。
中心研究人员利用超快宽带超连续光谱探测到了样品的光学吸收,反射特征,揭示了流体金属氮和氘的光、电等物理特征,明确了流体金属氢和氘的存在区域,也说明氢需要经历相当宽的高温高压半金属区域才能够获得。
这一切说明获得金属氢的道路还很漫长。
两人很快到达超导实验室,大旗车直接在一处高度超过50米的巨大厂房前停下。曹直陪同着张冲志向里走去。
过了三道门,前面出现一个高30米,宽、厚都10米左右的一台压力机,张冲志知道这台机器地下还有18米深,这是一台50万吨压力机,这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压力机。
它主要是为了研制金属氢,大量使用刚琢合金,于两年前而制造的,对于金属氢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又来到一个电梯门,进入后下到地下20米深处的控制室内,可以看到金属氢压力室。
在一个透明压力室内,有一块泛着黑色金属光泽的物体,长宽高各为1.5厘米,看起来那么让人迷醉。
这么大体积的金属氢,在实验室内很少有人制造,因为金属氢内含的能量太大,达到 218KJ/g,是TNT的50倍,远远大于任何化学能源的能量密度。
如果这么大小的一块金属氢发生意外的话,可以达到90克TNT的爆炸能量。
曹直说:“这就是我们刚制造的全属氢,现在里面的压力是1.5万个大气压,低于一万个大气压金属氢就就开始挥发。
张冲志高兴地说:“这可是无价之宝,可以说是现在地球上唯一一块可以看得见的金属氢,我们努力了八年终于得成正果!具体参数怎样?”
曹直说:“金属氢刚制做出来,大家伙都很高兴,只是确定它是金属氢,其它属性都没有,实际是还没来的及做。”
实事确是如此,金属氢一成型,储存在高压容器中后,他就开始给张冲志打电话,并且上门报告好消息,其他的工作都还没有进行。
一万个大气压的压力也是非常高,也就是1GPa,正好是十亿帕斯卡,它是一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压力的十倍,地球上很少有人造物能抗住这种压力。
当然现在有多种合金抗拉强度都达到几个GPa,所以储存还可以正常储存,只是技术难度有点大。
金属氢真造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