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忘记了,只有朱宣说过,北部战线的事情。
徐达忽然想到,自己为何要说出这番话,就是为了试探朱宣的反应。
朱宣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是微微一惊。
是不是自己的缘故,导致大明北部的防御变得薄弱了?
不过转念一想,朱宣就释然了。
果然,朱元璋从前线抽调了五十万军队,用来平定沿海一带的动乱。
他们担心大乾帝国灭了倭国后,会转过身来攻打大明帝国。一切都计划好了。
徐达、冯胜、李文忠等人,都被召回,
整个北疆,再无一人驻守。
朱宣一脸尴尬,这也不能全赖我啊?
这一切,都是老朱的错,若北疆被攻陷,宝尘也会感到羞愧,好在,看样子,北疆并未被攻陷。
想到这里,朱宣并没有察觉到徐的意思,嘿嘿一笑,道:“难怪!”
徐达抿了一口茶,忽然眉头一皱:“你对大乾之事,也有耳闻?”
朱宣颔首:“那是自然,当初大乾初生,皇上就曾经前往泉州寻我,痴迷于那幅画卷。
“后来,皇上还问我,是不是看到了?”
但实际上,朱元璋已经开始猜测,自己的靠山,就是大乾的靠山……
不过,这件事,他不能告诉徐达。
徐达眉头一皱,正要询问,突然,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我听汤和说,在大乾军中,看到了一把不需要点燃的燧发枪……”
朱宣心头一跳,但还是疑惑地看向徐达。
徐达眯了眯眼,“跟你给我的那把火绳枪一模一样……”
“该咳咳!”
朱宣一摆手,道:“岳父,你不会是在质疑我的决定吧?”
徐达端着一只精致的酒杯,目光炯炯地盯着朱宣,道。
“我为什么要质疑你?”
朱宣暗骂一声,不应该啊,我真的……已经够小心了。
朱宣暗骂一声,早知道就不把那把火绳枪送给徐达了。
“首先,这把火枪,是我从一名海盗身上缴获,送给岳丈的。”
“其次,你也曾经对我起过疑心。但本王确实与大乾无关!”
朱宣说着,对徐达摆了摆手。
“这么说,岳丈大人误会了,本王并不是从那些海盗手里抢来的?”
徐达闻此,目光一闪。
“不过,我也曾在海上游历,娶过几个妃子……”
朱宣耸了耸肩膀,满不在乎地说着谎话。
徐达闻言,心中松了口气,知道大乾与朱宣无关。
于是徐达问道:“难道陛下对你起了疑心?”
“是的,与岳丈的想法相同,都认为我的崛起有些蹊跷。我的崛起太快,因此才会起了疑心。”
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朱宣出卖了老朱。
徐达指在桌子上敲了敲,微微颔首,沉吟片刻,突然警告道。
“你最好给我老实点,有的事情,是你老成持重的,而且,妙云和妙锦,都是我的心血。如果因为你而被波及,我绝不会对你手下留情!”
朱宣眼睛一眯,声音平静道。
“你这是在要挟我?”
“不……我是在警告你,叮嘱你。”
徐达目光一闪,淡淡道:
“你宣王,绝非等闲之辈,我还没资格和你作对!”
徐达摇了摇头,说道:“还差得远呢,皇上能这么迅速上位,可不仅仅是靠着机缘.”
“官府还是有实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