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信的末尾,似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写道:
我知道我做得不对,还请您不要介意!
朱宣看着那份奇怪的书信,在皇位上沉思了很长时间。
“父皇!”朱子明迎了上来。
朱宣回过神来,转过身来,对着朱子明问道。
“你有没有想到怎么给你的皇帝陛下写一封信?”
朱子明因要待在大明,除政事外,并未前往筑城学艺,须得向朱元璋禀报。
朱子明与朱元璋关系极好,从三岁起,他就跟随朱元璋来到了京,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床子明的心性也变得极为坚韧。这一点,朱宣也能明白。
朱子明闻言,额首一扬,道:“孩儿已拟好,正待呈上!”
朱宣扬了扬眉角,呵呵一笑:“怎么又要请父亲过目?”
朱子明龂牙道:“这件事牵扯到我大乾的秘密,我担心我说的不对!”“哈哈!”
朱宣大笑起来,指向朱子明:“你这人,就是沉稳!”
想到这里,朱宣一巴掌拍在朱子明的肩头。
“父亲,我还有一句话要告诉你,身为一国之君,沉稳是好事,但凡事,都不能十全十美。
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走上迂腐之路。”
朱宣打趣道:
“你可不能像你二伯那样,虽然聪慧,却固执得像一支利箭!”
朱子明道,“我会记住的!”
“嗯!”张悬应了一声。
朱宣颔首,拿着朱子明的书函,读了一阵,嘴角露出少许笑意。
“额?”朱子明一怔,道:“我父王不明白我祖父的意思!”
朱宣轻笑一声,拿出朱元璋的书信,让朱子明过目。
朱子明一听,也是啼笑皆非,沉吟片刻,才点了点头:“好吧!”最终,他和父亲共同写信,向南京发送了一份文件!
朱宣没有回应朱元璋的话,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也不会反驳。
不过,在没有确定之前,朱宣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到了现在,朱宣也想通了,不管是不是真的,他都不在乎。
他的实力,足以让他不畏惧大明,甚至连未元璋都不畏惧了。
这并不代表他要与大明为敌,他只是不怕朱元璋知道,自己就是大乾的皇帝。
现在,朱元璋也只是一个猜想,并没有得到证实。
他也没想过,大乾王朝是朱宣一手建立的,他只能想,朱宣应该和大乾王朝有些联系。
朱宣以为,朱元璋可能会怀疑自己和大乾有勾结,所以才会这么做。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斡旋,才让大乾没有对大明动手的意思。
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大乾皇帝就是朱宣,更没想到,实力强大,没有任何庇护的部落,竟然会让朱宣与阎立一战。
这也是朱宣并没有亲自回复未元璋的原因。
他只是将朱子明的书信,和老朱的书信混为一谈。
所以,一封奇怪的信,就被送到了南京。
不到半日工夫,就送到了朱元璋的手里,送到了大明。
在武英大殿中,朱元璋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书信全部读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朱标察觉到了父亲的异样,问道:
“父亲,子明是怎么说的?怎么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