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打仗最大的特点就是——打到哪抢到哪。
凡蛮兵过境皆是一路烧杀抢掠,这也是为什么蛮族入侵被称之为“蛮祸”的原因之一。
蛮族军队不像宁军部队那般——正规军所用武器装备都是朝廷统一发放拨调。
而蛮族的军队则是以部族为单位成军,闲时为民专职从事打猎生产。
不过,各部族为了保持本部族的战斗力每年都会照例举行一次军事集训。
当各部族接到从王庭下达的动员令时,这些务农打猎的蛮族百姓便会放下手中的锄头自备武器去指定的部族集结点集结成军。
然后,进入战争状态的各部族族长便会履行本部军团长的职责,按照王庭的命令集结本部族的青壮兵员集结待命。
条件好的大部族他们的部族武器库里存储着足够的制式武器,这些武器自然比自备武器要精良的多。
在接到战争动员令的时候这种有条件的大部族为了在战争发挥更强的战斗力,让神皇面前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他们会将部族武库里的装备发放给接到动员的部族士兵,也就不用他们自备武器了。
这种大部族成军的军团往往也就是蛮族军队的中坚力量。
所以,蛮族军队总体上的成军成本并不高。
特别是与宁军对比起来的话,蛮族军队的成军成本那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因此,蛮族军队主打的就是一个一切从简、经济实惠!
反正,蛮族士兵在力量和身体强度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
这也使得他们在战场上不需要依赖太精良的武器装备单单凭力量碾压就能发挥出不俗的战斗力。
而宁军则是必须借助精良武器装备的加持才能够与蛮族军队有一战之力。
这也就形成了蛮族军队和人族军队两种截然不同的成军理念。
蛮族依靠天然的身体条件根本就不用花大价钱在武器装备上太下功夫。
冷兵器时代下,皮糙肉厚、力量惊人的蛮族士兵提把刀就已经很能打了。
既然如此,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把钱浪费在武器装备上呢?
也正是因为蛮族成军和发动战争的成本太低。
所以,历史上的人族王朝频繁遭受蛮族的武力侵袭......................
现在,你让本就不富裕的蛮族人因为宁军火器的威胁而不得不砸钱装备价格高昂的刚柔盾来实现战略平衡。
这对于整个突夷王国而言必定都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一副盾牌十两银子,这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老命了.......................
要知道——就算是蛮族之中的精锐军团,一名装备铁甲配备弓箭和钢刀的精锐步战勇士全身的装备下来也不会达到这个价格!
-------------------------------------
“十两银子一副盾牌...................”
这个造价可着实是让明风犯了难:“如果我们从京畿得到的情报无误的话,这种打法必然是可行的。”
“虽然这必不可免的得用士兵的命去填,但也总好过完全被宁人的火器新军压着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当初安州城外突袭远威新军不成反被打的溃不成军一战损失两名万夫长的惨剧绝对不能再上演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刚柔盾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明风叹了口气:“本帅要是把刚柔盾的造价报给王庭,恐怕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给急眼............................”
“这些钱要是让那些富裕的部族先垫上,他们估计没几个人会愿意。”
“大帅,其实末将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说!”
“我们现在不是已经宣布了鼓励接纳宁人投诚的政策吗?”
“而且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这种人。”
“宁国富饶,他们的商人更是整个云启大陆最财大气粗的群体。”
“大帅,这些人最不缺的可就是银子!”
“我们现在占领了这么多宁国的地盘,优抚政策宣布后其中不少宁国商人都投靠了过来。”
“你的意思是对投靠过来的宁商下手?”明风皱眉道:“本帅当初可是亲自许了诺——凡宁人主动投诚者,可保家财人身安全。”
“要是这么做的话,岂不是让本帅失信?”
“本帅乃是征宁主帅,本帅失信就是整个突夷王国失信。”
“到时候谁还会放心来投靠我们?”
“明帅误会了....................”
克鲁图连忙解释道:“末将的意思并不是要强行征调或者是没收投靠过来的这些宁商财产。”
“这些不顾背负骂名投奔过来的人,说到底还不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他们既然选择投靠我们,那就是想在我们这边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现在占领着大片的宁国土地。”
“在这些占领区域总归是要借助可靠的宁人来替我们做事的。”
“这些有钱的宁人对官职想必也是极为渴望的。”
“末将的意思——我们可以明码标价重金兜售占领区域的官职!”
“重金买特权,这些人一定会闻风而动。”
“据我所知,宁人在这方面那是最舍得砸钱的!”
“我们可以多设立一些官职,级别可以定的高一些,价格也可以定的高一些。”
“实际权力倒是其次,但身与名必须给到位。”
“宁人对于官职、身份、虚名都是非常在意的。”
“多设立一些品级高的虚职也没关系。”
“只要我们敢卖,就一定有人敢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