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喜气洋洋里,楚襄反而后知后觉地发起愁来。
饭后是难得的闲暇时光,她去院子里寻了个有太阳的地方。
躺在躺椅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用剩下的薯条蘸番茄酱吃。
吃着吃着,忽然觉得不是滋味起来。
她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些细节——她是教了百姓们新粮的食用方法。但很多方法于他们而言,是不可付诸实践的。
他们没有铁锅,烹饪方式局限于炖煮蒸烤,不能爆炒油炸。
做饭能用的调料寥寥无几,现有的也很粗陋。
比如他们吃的盐是发黄发苦的粗盐。
再比如府里煮红薯粥时随便放的白糖,对他们来说是极其稀罕的。
再有就是食用油,大燕百姓还没有食用植物油的概念。
一些大户人家会炼制动物的脂肪作为油膏食用,寻常百姓靠渔猎获得肉食,那点荤油轻易不会滥用的,金贵着呢。
楚襄晃了晃手里的炸薯条,忍不住叹息:“所以即便有了大量的土豆,他们一时半会儿还是吃不到薯条的。”
对他们而言,满足生存需求就够了,额外的口腹之欲不在考虑范围内。
“我想我该开始试着去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了。”
系统也跟着叹了口气:“我要是个基建系统该多好,跟着你这样的宿主,一定嘎嘎升级。”
楚襄愣了愣,笑起来:“话说回来,你给我设置这么多五花八门的课程,难道没有借我的手、向这个世界释放善意的意思嘛?”
统子沉默了下,然后哼了一声,“宿主还是先计划怎么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吧!”
“我想想啊,首先,普及粗盐提纯技术是必须的。”
做起来很简单,有石灰石就可以。
其次是植物油的推广。
大燕其实已经有植物油了,油料的来源主要是大豆和汉麻。
只不过百姓们并不食用植物油,而是用来照明。
或者用在军事上,作为助燃剂。
说起来,辽东的大豆和汉麻产量还不少,麦收之后,百姓们就开始种大豆和汉麻了。
长久的田间劳作经验令他们发现,将大豆和汉麻间作,能减少豆虫、使汉麻增产,而且大豆似乎可以养地,保持地力。
——他们的智慧其实是无穷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后知后觉,比如植物油可以食用。
至于第三点嘛,楚襄觉得比起帮助百姓提升制糖技术,丰富糖料来源反而比较重要。
用麦芽制成的麦芽糖无论怎么改进技术,其甜度就是只有蔗糖的一半。
所以要想让百姓真的尝到浓浓的甜味,那就等明年开春的时候种上甜菜。
甜菜和甘蔗一样,都是蔗糖,甜度不相上下。
楚襄心里大致有了个蓝图,但她想做的,远不止如此——
比如来年开春还能种些芝麻、花生、春油菜等油料作物,这样植物油的来源也会越发多元化。
还有就是……
楚襄将剩下的薯条三两下吃完,拍拍手道:“光是提纯粗盐有什么意思?要干就干票大的!咱们搞个盐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