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正进行到第一步:制造船底部的核心构件,龙骨。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造完一艘船起步得三个月。
如果后期要是不扩充人手和规模,她梦想中的战船水师什么的,估计得到猴年马月。
那时候外头的各大藩王可能已经把仗都打完了。
平县就这么多人,想扩充人手,只能从外县引进。
加强各县之间的往来与交流,首先得解决交通问题。
修路势在必行。
等盐场员工宿舍完工,就让赵起带着人铺一条水泥路出来。
——赵起带来的水泥,已然不够用了。
三天前,她已经征用了平县的陶窑,教窑工们如何烧制水泥。
几个月之后,水路通了,永宁和平县之间的物资交流也会更方便。
依照目前的态势看,平县也会逐渐发展起来。
那么平县之后呢?
楚襄正沉思着,大庄河附近忽然传来骚动。
“遭了!十三掉河里了!快救人!”
“有木棍没,拉一下!”
楚襄循声走过去,岸边已有人二话不说,跳下去救人。
定睛细看,跳下去的那人恰好是在附近巡逻的霍停。
落水的少年呛了不少冰水,人还清醒着,就是脸色苍白如纸。
楚襄看了一眼负雪,负雪便道:“快,把人带回县衙!”
霍停脱了外袍裹住少年,背起少年跑得飞快。
楚襄一边回头瞧了瞧被凿开的冰面,一边快步跟上。
幸亏霍停救得及时,少年没什么大碍。
在县衙洗了个温水澡,换上一身干净保暖的衣服后,脸色看着没那么吓人了。
保险起见,负雪又泡了两杯红糖生姜水,让两人喝下。
名叫十三的少年缓过神后,慌忙下跪叩谢 。
他又给霍停磕头,把霍停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去拉他。
“这寒冬腊月的,你为何下河凿冰?捉鱼吃吗?”
海货那么多,哪里需要河鱼。
十三摇头道:“不是,是给主家凿冰,凿出来的冰块要存到冰窖里,等天热了给海货保鲜用的。”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平县的百姓其实并未因为海货收益良多。
一是因为销路,二是因为保存与运输。
海货讲究的就是新鲜,尤其是天热了,海货就更难保存了。
只有平县的一些大户人家有条件建冰窖——
冰窖不同于普通的地窖,其墙体和石材都有严格要求。
冰窖挖好后,下面铺上草毡。
等到冬天,冰结最厚的时候,就让人到湖里,找到最厚最硬的冰块,一块块的切下来。
然后一块一块的摞进冰窖里,一直到冰窖顶。
摞满后再在上面盖一层草毡,草毡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黄土,最后用土封起来。
这样冰块能保存到夏天。
而后大户人家会以低廉的价格收购百姓手里的海货,用冰块保鲜,统一运输到辽东附近的渔阳、上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