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柔随着队伍出了城。
她回头看时,似乎还能看到丈夫抱着女儿目送她“出征”。
殿下先前说过,一切遵循自愿原则。
有后顾之忧的,尽可以退出。
齐柔动摇过,但是在丈夫与公婆的支持下,她选择了“迎战”。
退缩并不能让她成长,拥有足够的勇气才是一个人慢慢强大起来的基础。
她只有真正强大起来,才能更长久地保护女儿和家人。
鼠疫治疗期间,楚襄其实比谁都紧张。
好在实际情况比她想象的要好得多。
还是那句话,鼠疫发病快,能活着到辽东,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没有染上。
一些有症状的也是轻型,经过链霉素注射和辅助药物的治疗,康复也很快。
而在寻春的带领下,那些医学生们的优秀表现,也令楚襄喜出望外。
其实,这才是最令她欣慰的地方。
这场考试,他们的分数远在及格线之上。
确认防疫营地的一切尽在掌控后,楚襄这才分出心思来查看霍安送过来的战报。
她从不怀疑霍浔的能力,所以战果在她意料之中。
唯一一点令她欣喜的是,霍浔说达连部落不仅有大量的马羊,还有黄牛!
黄牛,楚襄将这一点记在心里,然后合上战报,当即开始了论功行赏的工作。
不过赏的不是军士本人, 而是他们的家人。
其中不乏赋税减免、银钱补贴等奖励。
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笼络军士的心。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州内尚未投军的青壮。
另外,一些孩子也成长到了十三周岁,达到了入军条件。
她还是需要源源不断的军员补充——后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代郡的灾民也是她募兵的对象。
论功行赏之后,楚襄抽调了城内的建筑队与学堂的数名先生出来,稍后跟着霍安一同返回岭北草原。
她需要在草原建冰窖,以后用来储存和运输各种奶制品。
学堂先生则是要去草原负责开化、教育工作。
为了方便管理和沟通,达连部落俘虏不论男女老少,是必须接受教育的,基础的扫盲工作必不可少。
其次,军士们除了日常训练外,也得上上文化课,特别是刚入军十几岁的孩子。
他们十三岁之前在学堂听过课,投了军,还得继续上课。
楚襄安排好人手,便命令霍安早日启程。
“你告诉霍浔,等代郡灾民的事一过,本宫会亲自去一趟草原。”
岭北草原之征大捷、论功行赏的告示才贴出去不久,各县城的行赏落实工作也才展开。
新一轮的投军潮,估计要等等才来。
到时候,她再带着新投军的人一块去草原。
她得去草原教箛族牧民如何制作后世的奶制品。
另外,还得围绕那里的黄牛做些安排。
她一直在考虑,如何保证军士们在行军途中或者在战场上,有稳定的肉食补充。
单纯从系统商城里购买肉脯肉干,她的学分和家底顶不住。
况且接下来的系统余额,她想尽量投资在药物与医疗防护上。
所以她只能自己制肉脯,猪肉虽然有莫族供应,但是要长期供应规模越来越大的军队,也是有些吃力的。
好消息是,今春莫族的母猪们产崽,送了很多阉割后的小猪仔来辽东。
楚襄决定之后将猪仔分发给有条件的百姓们饲养,这样一来,百姓就可以在吃肉一事上,做到自给自足。
莫族的猪肉可以集中供应于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