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襄虽然在系统那里学过建筑课,但与专门研究这些的赵起及学生们比起来,她其实并不专业。
所以她毫无担忧地登上了通往北方的海船。
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行驶了将近两个月,于康平九年二月抵达平县港口。
平县拥有辽东南边海滨县里面最大的港口,也是唯一的不冻港。
地理位置靠南,海面冬日不易结冰,更不易产生固定冰。
这也是当年楚襄选择平县作为海运事业起点的原因。
作为最早开始建设的港口,其船舶流量和进出频率也是各海滨县里最高的。
晨光熹微,一艘大型楼船从海中驶来,缓缓落帆靠近码头。
三重楼顶的平台之上,楚襄凭栏而立,远远眺望着这座已然改头换面的海边小县。
海边,大片的盐田被分割成一块块,宛如天空之境,盐山雪白仿佛皑皑雪山。
在飘着咸味的海风里,楚襄下了船。
她从城中穿行而过,两边是燃起的袅袅炊烟。
静谧的清晨,百姓都已起床,在家中亦或是早餐摊边吃过早饭,匆匆奔向盐场、果林、田间、棉工坊、船坞与学堂等等地方。
楚襄在大庄河畔登上了回永宁的快船。
她要在永宁补充一批火器,并将留守永宁的手铳队统统带走。
随她北上的还有装载着三架大铜铳的战车,以及装满粮草的两千辎重车辆。
拥有系统仓库的她虽然是真正便利而迅捷的移动辎重,但是粮草只放在仓库里面,不能振奋和安定人心。
大队人马沿着已经修建完毕的水泥驿路奔袭而过。
途径九汤、庆云、虎阳、鼓山,到了海原县,负雪提议要不要绕去岭北草原,携带骑兵部队一同抵御丹族。
楚襄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提议。
岭北草原的骑兵部队有他们要防范的敌人。
那广袤的草原已然成了富庶的练兵场,粮食、牛羊、战马几乎数之不尽。
一旦主力撤出,蜗居在更西、北两边的箛族其余部落必定趁机南下劫掠。
加之西北戎族近几年蠢蠢欲动,总是在沈昌禹领着虎威军去给楚熠收拾烂摊子的时候,悄悄东进,几次试图越过平城与祁山一线。
一旦过了这条线,距离岭北草原就不远了。
所以岭北的骑兵主力不能妄动。
楚襄要留着他们,将来用在更广阔的战场上。
何况,瓦尔折和陈珠里两大部落的石头城早就修筑完毕,与赤勒山形成对垒之势,大战一触即发。
对方必定派人日夜监察,骑兵偷袭闪击的优势已经很难发挥出来了。
所以楚襄从没想过要动用岭北骑兵。
不过相较于丹族,她还是占到了天时的。
此时是冬春之交,正是牲畜产仔的季节,丹族免不了派出人手去临岘山西边的草原,照顾牲畜。
驻守石头城的总人数有多少还未可知,但总不如秋高马肥的季节。
只要她顺利拿下石头城,便能乘胜越过临岘山,进逼丹族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