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十年的春天,当李慎之带着大军跨越狭小的山间盆地,向着汉中郡行进的时候,另有一支庞大的船队, 溯桂江、沅江,再沿着乌江进入巴郡。
郭满是黔中人,本就是在水边长大的,水性极好。
因为战乱,四处逃窜,之后辗转到了骆越之地。
在这里,他投了军,南方的每场水战大多都参加了。
面对滚滚江水,他自以为早就习以为常。
然后过了沅江,进入百柳峡之后,一些对江水的恐惧,还是被唤醒了。
在他的记忆中,幼时曾溯沅江、逃荒去巴蜀,可是他们所搭乘的木船被百柳峡的急流给掀翻了。
族中许多人很快就被江水吞没。
他命大活了下来,跟着族中的幸存者用纤绳拖曳着船只,将船只翻转过来。
然而寻常的舟船在这一段江路都很难逆流而上,何况是他们那已经翻过一次的小木船。
他与族人只能将拖曳船只的纤绳绑在肩头,然后手足并用,在险滩的乱石间艰难爬行。
过了百柳峡,再行两百余里,又到了同样滩险流急的龙陵峡。
江流在峡谷中曲折奔腾,两岸矗立着足有千尺高的悬崖峭壁,偶尔能看见飞流直下的瀑布,水声几乎震耳欲聋。
郭满隐约记得,因为层峦叠嶂的群山遮蔽,谷底总是难见阳光,阴暗潮湿的环境给漫长的逃荒之路,额外添加了几分消沉。
他时常觉得自己会死在迂回湍急的江流中。
偏偏逆水行进缓慢,又要小心不能撞上礁石,于是他和族人足足花了四个月才到巴郡。
大概是逃荒的百姓太多,巴郡设了哨卡。
他和族人没能进得去,只能继续往北,后来他成年, 又回到了黔中的家乡。
郭满年纪不大,但现有的人生几乎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他都不得不厚着脸皮感叹,自己的生命力比松柏还要顽强。
“郭满!郭满,别看着江水发呆了,换班的时辰快到了,早些去船尾。”
队长催促的声音传来,郭满立即收回思绪,抬脚往船尾走去,沿途能看见船身两侧露出水面的轮桨。
这是骆越灵川造船厂设计出来的最新式“车船”。
车船在水中航行时,可以利用轮桨驱动,不需要依赖风帆,并且轮桨比普通划桨效率高出很多。
也因此,能够顺利地逆流、逆风而行。
他所在的这艘船并不是此行出行船队中最庞大的一艘,但船身也足有三十丈长。
轮桨的数目共有二十四轮,船上容纳了两千人。
天色渐暗,船队的路线稍稍改变,往西行进。
陡峭壁立的悬崖再次映入眼帘,但此刻的郭满,心中已不再有丝毫畏惧。
十日后,他们终于行出了最后一道峡谷,江流两岸的地势渐渐开阔。
前方就是秀阳城,位于巴郡的东南角。
此城面江背山而建,周长十里左右。
城墙早已处处坍塌,城外树木荆棘成林。
当初司马丞从巴郡出逃,这处城池首当其冲,饱受司马丞及其信众们的抢掠。
好在,春风送来了暖意,这座城池也会渐渐恢复生机。
也是在这里,郭满所在的船队与主船队分开——他们在军中副将童庚的带领下,率部从乌江的支流北上取花垣县。
主力船队则继续循着乌江,去往巴郡正南的武隆县。
另有大船十余艘于原地停泊,所有人员上岸,登陆秀阳城。
这座破败的城池再也经不得战火的肆虐了。
同样的,面对外来的攻伐,也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城中百姓甚至不具备反抗的意识。
他们麻木地站在街头,看着一支黑衣轻甲的军队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