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自那日从钱塘回来,原也未将此事放于心上,只是日常管理寺院,逢每月十五开坛讲经,那花小姐也不知是伤了心或者是已经找到如意郎君,却再未见过。
这一日,适逢当月十五,便又早早开了法坛,面对众多信众讲经,这一日讲的却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原本在想,今日不知该讲哪部经文,忽想起自己闭关时走火入魔,玄慈在洞外念诵此经文,让自己能够瞬时明心见性,压下心魔。
现观大宋,自南渡之后一片歌舞升平,人人向钱,内心浮躁不堪,出家人虽不管那国仇家恨,但眼见得众生如此迷失自我、本我,也是心焦,所幸今日便将此经文讲一讲,愿众生能跳出欲望,得归本心。
如此,法海在坛上讲了半晌,众香客却是昏昏欲睡,心下叹了口气,但既已开始如何能草草结束,喝了口沙弥倒的清茶,便欲继续讲下去,忽闻的人群外有人喊了一声:
大师讲的通透,妙极妙极!
众人不自禁转过头去,却是一中年男子,着一件天青色袍子,天已转冷,手中却持着一柄折扇,面色白皙,想是读书人,自小养尊处优惯了,颌下留着三缕长须,显得成熟不少!
法海瞧了一眼,便继续讲了下去,那人带着一名小厮,旁边站着一名美貌妇人,也不再打扰,仔细听着。
到了午时,这《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分三十二品,今日时间短促,仅仅讲了两品,剩下三十品便留待日后。法海便走下讲坛,众人也都散了,便欲回禅房歇息。
这时,那名叫好男子却迎了上来,叫了声大师!
法海闻言转过身来,作了个揖,便问道:施主可有指教!
那人笑道:在大师面前不敢指教,只是听大师讲经觉得精妙,因此拦下大师想要攀谈攀谈,却不知大师可否赏脸?
法海本对此人便有好感,闻言却也不能推辞,便道:自是可以,只是小僧刚讲经结束,腹内饥渴,不若施主一同去用些斋饭,再行赐教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