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京道:“武安县中,姓王的人家,是在下的远房表叔,早先发了财,纳粟纳马入捐了个监生。得知你和我是同年兄弟,便想来攀附。”
朱权心中感慨,有些人为了拉关系攀同学结同乡,方法用尽,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古今一理。
朱之京见朱权无意结识自己的表叔,有些尴尬。想想也很坦然,地位相差了许多,朱权已经是大明朝的举人,有功名,还拥有一大块地盘,说是百里侯也不为过。
如此不对等,朱权显然不会对一个毫无瓜葛的商人感冒。于是笑道:“那就罢了,我现在去准备一下,别误了行程。”
朱权回到政务大楼,召集徐达、刘文金、胡荣、马成能、周平等到会议室。
“我明日乘坐致远号东去金陵。致远号改造后,必须做一次试航,为将来建造更大的舰船做准备,此外,还有处理一些紧要的事务。”
胡荣问:“大人,我代你去不行吗?这里离不开您。”
朱权摇摇头:“思忠,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这致远号有些技术问题,还是我亲自处理。我离开后,政务上由何起鸣为主,刘文金为辅。
军事上以胡荣为主,周平为辅。有事飞鸽传书即可。”
徐达何起鸣取出一封信交给朱权:“我在信中对德溱交代详细,做好大人金陵之行的向导。”
朱权收起信,对徐达道:“春节前,安排辖区收容的流民整修水利、道路,伐木采石,绝不能让这些人闲下来,闲则生变。”
胡荣问道:“大人,是否像去年那样,招收青壮年流民入伍?”
朱权道:“人是一定要招收的,不过看今年的情况,从江北过来的流民比去年只多不少,挑兵的标准再高一些吧。”
刘文金来道地图前,在华安一带点了点:“大人,这次招兵,我建议多多益善,这天灾一年比一年重,谁知道哪会就爆发民乱。我们的好日子刚刚开始,绝不能让人给吞了去。”
朱权笑道:“手里有了棍子,才不怕狗咬,我们的队伍必须壮大。这次就招三千五百人左右,三十个连的规模,军校生照例任连排的主官。我回来后,再对部队进行第二次整编。”
周平笑道:“大帅这样下来,我们的人马超过卫指挥使司了。”
“看起来是不少,但是明年我们还要往济州岛、南洋群岛分兵。
这些地方,我们的部队都是孤军作战,人数少了就会被他人吞并,所以一个地方至少派上千把人吧。”朱权道:“所以,再多个万儿八千的,人还是不足呀。
徐达盘算了一下:“安置流民、招收新兵,我们的粮食储备量又要降低了不少。”
胡荣笑道:“大人常说,以战养战,大不了再来几次剿匪,扩大一下地盘。”
徐达一捋长髯:“要剿匪不能在常德地面上了,老夫看辰州、宝庆、永州、长沙等地,不少土豪劣绅,富甲一方,可以狩猎。
往大里讲,可以救乡民于水火,不至于冻馁而亡。往小里讲,既充实了华安的仓库,又炼了兵。”
胡荣看了看地图:“何先生提议虽好,不过只能伪装成卫所乱兵或者绺子山贼去干,实在有些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