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看了金学政手里的铜钱一眼说道:“元才,你定是算好后,写在纸上,交给蓉儿那孩子封了起来,告诉她见到朱权后才能打开。”
金元才点点头:“不错,如你所料。”
朱权看两个老头:“那纸上所写定是‘今日见到朱权’。”
三人哈哈大笑。
吃了一口茶,朱权将事先写好的办学章程取出,呈给徐光启金元才道:“西洋人崇尚科学。
第谷先生就是在德城罗斯托克大学攻读天文学的。之后,他开始了毕生的天文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学生准备筹办一所综合性的大学,这是我草拟的办学章程,请您二位大人过目。”
徐光启接过仔细看了一遍,询问了朱权一些细节,愈发欢喜,说道:“你这个大学,可谓是包罗万象,远非四大书院能比。元才你也看看。”
“待我阅读后,斟酌一番,再与二位商议。”
徐光启道:”也好,不如趁天气晴好,我们也登上蒸汽机船游览一回。”
登上致远号,徐光启金元才二人在朱权、叶丹等人的陪同下,看了轮机房等处,颇为感慨:“有了这蒸汽机轮船,我汉家海疆有了拱卫利器。”
金元才道:“海贼郑一官,有大小舰船数千艘,横行海上,完全垄断了东亚的海上贸易,就是红毛人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朝廷对他一筹莫展。朱权这铁甲舰,造的恰逢其时。”
清晨的雾气散去,朱权、胡晋昌、李思悟下了船,一起走在黄浦江边。
船坞工地上,被优厚待遇吸引招募来的民工们在战士的监督下,开始修路盖房挖土填坑。
胡晋昌问道:“大人,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在这里大张旗鼓地造船,郑芝龙、刘香这些海贼会不会来袭扰?”
朱权看了看江面上的帆船:“这些海商与海盗往往是合二为一,从出海走私开始,完全了没有做人的底线。在海上,碰到实力弱的船,他们干脆抢了一把。杀人越货,无所不及。
如果一看打不过人家,就老老实实做生意。如今大明水师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闽城广东沿海地区也遭他洗劫一空,你说袭扰我们,完全是可能的。”
胡晋昌道:“我们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朱权点点头:“我们现在缺少远洋海船,暂时只能在陆上修建钢筋混凝土碉堡、堡垒、城防和炮台等永久性的工事,来保护我们的基地。
此外,建城的时候,也要按照完整的军事街巷格局,所有的都要符合我们的规划,任何乱打搭建都要惩罚。”
胡晋昌道:“从总部运来水泥,水路迢迢,费工费时。”
朱权点点头:“那我们可就近建造一个水泥厂,解决建材问题。但是在此之前,还是要从总部用船运送过来,开春之后,扩大石桥水泥厂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