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用懋看着眼前这位陪自己一起成长的老管家,也顿时来了兴致。
“刘老这是什么意思?”
刘仕良起身关上门,往火炉里添了几块煤,受放在炭火上,搓了搓手:
“辽镇的当家人不行了,老大不中用,老二还没有上位,而且老大如今已经连事都不管了,这可是二少爷的好机会啊!”
此时李如柏自从跑回来后,精神就开始变得不正常了,行为怪异,有时候一连几天都不出门,还嚷嚷着要去当道士,梦游的时候又说什么要砍了努尔哈赤……辽镇被整的离心离德。
李如柏的求生欲望很强,从他的行为来看,不适合当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比起杀伐果断的李成梁,李如柏差太多了。
而且辽镇的实力也不如他爹在的时候。
李成梁所在的时期是辽镇的鼎盛时期,李如柏上来后辽镇一直都在走下坡路。
当然也有新兴的势力崛起,有当地方新军头的趋势,不过这些人还有没和朝廷的文官老爷们搭上线,这么多粮饷如果要划分下去,可不是辽东和京师的几封塘报能够解决的。
新秩序的建立需要时间,而这段真空期申家是可以介入的。
刘仕良见证了申时行在时申家的辉煌,也见证这些年来逐渐有些落寞的申家,作为伺候了申家六十多年的老仆人,他希望申家继续辉煌下去。
自打申时行去世后,刘老在家中经常会给两兄弟提意见,这次也不例外。
申用懋摸着自己的胡子,想了想,随后开口说道:
“刘老说的很有道理,我们确实有必要在辽东进行一些布局了,皇帝撑不了多久了,如果要在朝廷立足下去,就必须要自己的根基。”
于此同时辽东经略府。
杨稿已经被一些事情整的焦头烂额,老人家利用自己手中逐渐式微的权利,把那些囤积的粮草和物资,以补给的形势发放给东路军,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他目前唯一的盟友。
这些从通州、京师、山海关等地筹集到的粮食,本来是供给给四路大军攻占赫图阿拉所需要的。
如今四路大军死的死、大部分折损过半,把剩下的物资交给还有战斗力的部队,也算是合乎情理。
朝廷还没有打算清算杨稿,所以兵饷物资的发放全部都要杨经略同意,所以大家多多少少还是给他一点面子的。
在新秩序还没有形成。
在形成之前大家必须要继续容忍杨改,容忍那个来自于关内的文官,在城外瞎搞。
眼下,能让杨稿活命的人,是万历皇帝和他的盟友申用嘉。
万历皇帝将那些弹劾杨稿的奏折全部都留了下来,动用自己的特务组织打击那些想要出名的文官,然后打死不出声,用鸽子的手段来对付六部,这是历来皇帝都喜欢干的。
申用嘉正在组织新兵训练,在短时间内增强自己的势力。
这些南兵实力固然不错,但是这些人只是客兵,数量太少,长期驻守辽东是不太可能的,先不说思乡的情绪,这些客兵在辽东保住自己其实也困难。
在历史上,明军在辽东的数次战役里,除了辽镇不经打外,也和南兵有关系,这些军队距离太远了,很少能及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