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巩县离洛阳不过几十里远,当时杜甫因到洛阳举进士不第,在家里闭门苦读了几年,后来便独自搬到洛阳居住。听说李白到了洛阳,杜甫便即刻前往拜访。
有一天,李白在外游玩了一整天后回到了投宿的酒店。由于怕被别人发现而引来不必要的困扰,所以每次出游回来,李白都由后门进出。这一天他着实累了,于是吩咐店小二为他准备一些酒菜,他吃过后好早点儿休息。
不一会儿,店小二为他端来了酒菜,并对他说:“李爷!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连续在店里等了你几天了,现在还没走呢!您要不要见他?”
“书生?我之前接见过他吗?”李白问。
“以前没见过,但这几天他每日都来找您,一等就是一天呢!”
“那你就请他进来吧。”李白边斟酒边说。
一会儿工夫,店小二领进来了一位书生模样的公子。
李白遣走店小二后,便施礼询问道:“请问这位公子尊姓大名?”
“小生杜甫,字子美,承蒙李大学士肯抽空见我,今谨献上陋作,请李大学士雅正。”杜甫说着,恭谨地呈上了一首他的诗作。
李白见他举止稳重,纯然一派儒士之风,再细观他的诗作,不禁笑赞说:“温醇深厚,诗如其人。”
杜甫当时是个默默无闻的落第书生,竟能获得名重一时的诗仙这般的赞誉,心中甚是感动,忙躬身拜谢。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夕之间即结为挚友。当时他们的年龄身份和地位都相差甚远,李白此时年逾四十,做了三年的供奉翰林,诗文早已名满天下。而杜甫刚刚三十出头,还是个屡试不第的落拓书生。他们竟能一见之下成了知交好友,这不仅在当时被传为美谈,而且更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此后,他们几乎日日见面,不是相携游山玩水,就是饮酒赋诗、促膝长谈。杜甫对李白的佯狂与过人的才华有很深的认识并且极为钦佩。后来杜甫曾作诗来形容当时与李白如手足般互亲互爱的情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他所寄赠给李白或提起李白的诗共有15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从这些提到李白的诗句中,一面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才华的倾倒,同时又体现了二人互相劝勉、肝胆相照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