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巧合的是,当时的苏北油田,可以解决石油工人子弟的工作问题。刚好这个解决职工孩子工作的政策让他知道了,巧合的是,苏北油田又在他老家附近,所以他就想回老家,到苏北油田来上班,顺便解决他儿子的工作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说到底,愿意调回来的那个老职工,也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解决自己儿子的工作问题。
这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无巧不成书,生活的巧合,有时候比小说更离奇,你说要实现这样一个调动,得要多少巧合聚在一起才能实现?可现实他就偏偏实现了。
刚刚好就卡在计划经济的尾声,工作调动的窗口即将关闭之际,被我爸遇到了愿意和他对调工作的人,离谱啊离谱。
既然找到了愿意对调的人,那我爸还犹豫个啥呢?赶紧写工作调动申请啊,写清楚,那个南汽的职工,谁谁谁愿意和他对调。
油田的人事科接到了我爸的申请,因为政策允许嘛,也不好强留,不过还是要走流程的,他们出了一份调动问询函,发到南京汽车制造厂。
这个函的目的,是问询,问南汽的人事科,这边有职工有调动的意向,你们那边愿不愿意接受和调动。
函发出去之后,老爸就等消息了。
等啊等,不知道等了多久,南汽那边回函了,同意调动,并且,直接把接收父亲档案的通知也发来了。
也就是说,对方那边收到函件之后,根本没有犹豫,马上就同意了这次调动,并且直接通知油田把老爸的档案调过去,让直接去上班了。
再次离谱,这应该算是违规操作了吧?
油田这边的人事科有点懵逼,啥情况啊,只是先问询一下,出的是问询函,不是调动函,还没经过双方函件的多次来往,对方就直接同意调动了?还直接把人调走了?
按照油田人事科的说法,那边想调过来的人啥情况啊,是不是缺胳膊少腿,是个残疾人啊?这调动函批的这么快,该不会那个人干活不行吧?不能这么就同意啊,至少,南汽那边要把那个人的档案拿过来看一眼,看看是不是个能干活的人,才能把我爸放走啊。
你想想,那个年代,两个单位之间往来函件,全靠信件往来,一来二去的,这得多耽误时间?要知道,计划经济这时候已经接近尾声了,工作调动这种政策,也即将停止,就完全没这回事儿了,如果按照油田人事科的要求,两边再多来几个函件,搞不好这事儿就黄了。
这个时候,老爸的主观能动性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找到人事科,主动要求,直接带上他的档案,跑去南汽,然后从南汽拿上对方那个人的档案,带回油田,这样将大大加速父亲调动工作的进度。
我前面几期说过,老爸在85年左右买过一辆小摩托车,对吧,那是他回南京探亲用的,没想到吧,这时候这个小摩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就骑着这个小摩托,用一两天的时间,在苏北油田和南京汽车制造厂之间跑了几个来回,把他的档案带给南汽的人事科,又从南汽,把对调人的档案带去给苏北油田。
老爸带回了档案,交给苏北油田的人事科。幸运的是,那个对调人除了年龄大一点,其他方面还好,胳膊腿都是完好无损,也不是啥残疾人,油田这边的人事科就勉强同意了。
就这样,老爸成功的从苏北油田调动回了南京,成了南京汽车制造厂的一名工人。
这事儿其实很惊险,就在老爸调回南京的第二年,工作调动这个政策就没了,因为国家这几年一直在改革,而且改革的幅度非常大,政策一年一变,快得很。
后来南汽人事科的工作人员看到我老爸,就会笑他,“没想到吧,当年我看到调动函,想都没想,都没看到你的档案,就把你调过来了,还不感谢我?”我爸当然很感谢这个人事,不过好像并没有给过谢礼,因为他的人生信条和大部分人不太一样,人们普遍都知道,要想上进,要给领导送礼跑关系,我父亲倒不是不懂送礼跑关系,而是小时候穷惯了,走上社会,讲究一个混字,用最低的成本混到和别人一样的待遇,送礼是要成本的,我爸舍不得。这点倒是和我有点像,凭本事混,该答谢的人口头答谢,实际好处不给,所以咱们一辈子也就只能混成这样子,不过我爸混社会的水平还是比我高点,后面会说。
按我爸的说法,我差一点就要跟着他成为苏北石油工人的孩子,在苏北生活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另一种人生就一定不好,但是从概率学来说,你不得不承认,你的起点对你人生的成就非常重要,在苏北油田拼搏奋斗,获得成功和财富的概率,和在南京拼搏奋斗,获得成功和财富的概率,哪一个更大?怕是连眼界都不同吧?如果我是在苏北油田生活,也碰不到我这辈子最爱的东西,游戏了,对吧?至少不会那么早碰到。而且,要是想来南京,就得我自己一个人打拼了,真的会是两种人生。
就和本期前面所说的一样,类似于《瞬息全宇宙》,我的人生在这里也分叉了,而且这是我出生之后的分岔,意义不同于前面几期的那些事。
爷爷要是不来南京,那就不会有我,父亲要是淹死,那也不会有我,父亲要是不去油田做工人,那也不会有我。但是这一次的命运变化,是在我已经出生之后的事,不管最后父亲的人生怎么选,我都已经存在了。
可能读者看到这些文字,没有切身体会,并不觉得这事儿有多重要,但事实上,这事儿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影响,奇大无比,而这件事情的时间窗口本身,也是无比惊险。
差一点,就是两种命运,两种人生。
不管怎么说,这个人生的选择已经做出了,定下来了,就接着往下写吧。
老爸调回南京之后,又继续开始在厂里打架斗殴了,按他的说法,在南汽的工厂,他一样打遍工厂无敌手。
“我和那个谁谁谁摔跤,摔倒他三次,三次不同花样”这句话,老爸一辈子跟我念叨过不下十遍,我证明,他说的确实是真的。
因为像我爸这样六十多岁还在打架斗殴,还在公安局留了案底的人,确实挺少有。
好了,下一期,开始我回到南京的生活了。
但是,改变我命运的离奇事件,还远远没有结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