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婶子,这事怪我没跟李爷爷交代清楚,只要能吃苦,男人女人都能来我的农庄上工。”于安安斟酌了一下对崔氏说。
“谢谢少东家,您是大好人,俺肯定会好好干活,绝不偷懒的。”崔氏语气坚定的说。
“不客气。”于安安微微点头。
“少东家,是不是能吃苦,就能到您的庄子上干活?您看我行不?”罗大婶忍不住跳出来自荐。
她见崔氏能做长工,她也想跃跃欲试。
于安安见罗大婶是个老实人的面相,点头同意道:“当然可以了,婶子。”
其他没有强壮身躯的妇人,不约而同的露出羡慕的表情。
她们也想像罗大婶和崔氏那样能做长工,奈何她们的身体比较瘦弱,干不了重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于安安也想让榕树村的村民能有活干,有经济收入来源。
就像李家庄和柳树村、大王村、林家庄的村民那样,村民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解决温饱,甚至过上小康生活。
于安安不介意给榕树村的村民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李爷爷,我庄子上现在有部分田地建大棚种植蔬菜水果,您帮我统计一下,有多少婶子愿意到我庄子上帮我管理菜地的。”
“哎哎哎,好。”李老汉连忙应声。
“这个可以做短期的,都是些轻松的活,主要是浇水、拔草、施肥、摘菜。工钱二十文一天······”
于安安话还没说完,村里的妇人当即议论纷纷。
管理菜地,这工作她们熟啊,没想到这么轻松的工作也有二十文一天。
果然,这少东家是个大好人啊!
村里年纪稍微偏大的妇人,大部分都是靠养几只老母鸡,鸡下蛋后,把蛋拿去集市上卖了,赚几个小钱。
只有手巧的年轻女子和小媳妇才会绣帕子拿到城里去卖。
她们年纪大了,又操劳了小半辈子,手已经粗糙得不行了,拿绣花针刺绣也绣不出个好花样来。
现在,在家附近就能有一份活计补贴家用,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啊!
“停一停,大家安静一下!”
于安安忍不住从斜挎包掏出一个不锈钢盆来敲两下,示意村民们安静下来。
唉,要不做一个铁皮大喇叭出来?毕竟每次敲盆显得太low了。
见村民都安静下来,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于安安才不急不躁的把不锈钢盆塞回斜挎包里去。
这一幕看得周围的村民目瞪口呆。
于安安忽视村民异样的目光,她清清嗓子说:“大家先别激动,我话还没说完呢。”
“少东家您说,我们都听着呢?”有猴急的村民忍不住催促道。
“管理菜地的人,同样是包吃三餐。还有婶子想跟男人一样干粗活也行,工钱待遇跟男人一样是一两银子一个月,包一日三餐。”
于安安话音刚落,村民激动的情绪又上来了。
“真是太好了,谢谢少东家。”
“少东家是咱们村的大恩人啊,咱们村往后有好日子过咯,不用再怕交不起税了。”
村民们不断说着感谢于安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