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六。
天微亮,于家人在寒风中踏上回西北老家的路。
出了京城,马车一路往西北方向而去。
越靠近西北,天气越寒冷,雪下得越大。
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于家人终于到达了凉州城。
此时离过年还有十天的时间。
凉州地处边关,常年干旱,百姓疾苦。不然当年于家人也不会逃荒到岭南了。
赶了将近半个月的路,于安安整个人都蔫了,她跟妞妞她们挤在一起抱着暖水袋相互取暖。
近乡情怯的于老头和于婆子反而精神十足。
于老大陪着两老在凉州城大肆购买。
十多年没回来了,家中估计只剩下间破房子,所以锅碗瓢盆啥都要买,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年货也得买一些回去。
于老大不厌其烦的,一趟一趟的往马车上送货物,直至马车装不下了,于婆子才停止买买买。
买完东西后,马车继续向前出发。
于家人的老家位于凉州城外二十里地的小山村,马车所到之处皆是一片荒凉,远处白雪皑皑,是连绵不断的山峰。
轱辘轱辘······马车艰难的在雪地里前行。
“咦,老头子,你看,那是不是马车。”正在清扫自家院子的金氏问身边的老伴。
于村长揉了揉眼睛,然后眯着眼向金氏所指的方向看去。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马车的轮廓他还是辨认得清清楚楚的。
于村长心里纳闷了,他们村都是穷苦人家,村里人都是知根知底的,他从没听说过谁家有富贵的亲戚啊。
眼看马车越来越近,他只好放下手头上的工具,出去看看是啥个情况?
于婆子和于老头看着熟悉的道路,熟悉的房子忍不住眼眶通红。
时隔十三年了,他们在有生之年终于重回故乡了。
马车刚停下来,于婆子迫不及待的要下马车。
蔓娘连忙扶着她,“娘,您别急,咱慢一点,地上全是雪了,容易滑脚。”
“哎,好好好。”于婆子急忙稳住身形。
都到家门口了,要是摔一跤,岂不是亏大发了。
“你们是?”于村长壮着胆子走上前来。
“二叔,是我,于家大小子。”于老大连忙跑上前来扶住于村长。
(于村长跟于老头是堂兄弟,于村长排行第二,于老头排行第四。)
于村长浑浊的双眼盯着于老大一动不动,“你是,四弟家的大小子啊?”
于老大微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我们回来了。”
“哎呦,老婆子快出来,四弟一家回来了。”于村长朝着身后大喊。
村里本来就安静,被于村长这么一吼,躲在床上猫冬的村民急急忙忙套上棉衣出来看看是啥情况。
金氏听于村长说四弟一家回来,急急忙忙跑上前来。
“嫂子,你慢一点,这雪地,路滑着呢。”在慕容晴儿帮助下下了马车的于婆子连忙喊住金氏。
“哎呦,四弟妹,你们总算回来了,十多年了,你们杳无音信,真是急死咱们了。”金氏忍不住边说边流泪,
当年逃荒,于家人被流民冲散了,脱离了大部队。当年那种情况,于村长也没办法不顾村里的其他人去找于家人,所以他只得忍痛带着其余的村民继续赶路。
灾情过去两三年,村民已经陆陆续续回村了,就只有于家人一直没有回来,他们还以为于家人全部都已经遭遇不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