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对支援豫州对付袁术不感兴趣,实在是太没有挑战性了,所以只在心里盘算着青州那边,还有袁绍的事情。
曹操看到曹休这个样子也是心中了然。
所以也就不管曹休在那里“神游天外”,只是和其他人商议派谁去带兵支援。
最后商议的结论是让夏侯渊带着曹家夏侯家的几个小辈率领两万大军去支援曹昂。
去的人有夏侯衡,夏侯杰,夏侯恩,曹真,曹安民等人。
袁术手下虽然看起来是兵多将广,但是士兵的战斗力并不高,很多也只是强拉入伍的青壮。
而将领方面虽然也有着十多员大将,但是也就纪灵的武勇,和张勋的统兵还算勉强可以一看。
至于其他雷薄,陈兰,乐就,李丰之流,顶多就算是三流武将都够呛。
曹昂那边有许褚护卫,再加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对付袁术的手下足矣。
也就是袁术艾米莉亚有十万左右,对于曹昂军来说有一些威胁。
不过这次派过去的两万大军,也是曹军的精锐,这样一来,曹昂手下就有了足足六万大军,对付袁术已经不成问题。
再加上还有程昱和荀攸在一旁出谋划策。
所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曹军这边都占据了优势。
斗兵?
斗将?
正面交战?
还是背地里施展奇谋?
就算是在名义上,曹操是镇东将军,兖州刺史,孔伷是豫州刺史,你袁术才是个小小的南阳郡太守而已。
别说你袁术了,就是袁绍都不管用。
袁绍也就是一个渤海太守而已,虽然自领了冀州刺史,但是比起曹操的兖州刺史来说,在正统名义上还是比不过的。
而且曹操可不仅仅只是兖州刺史,上面可是还有着镇东将军的名号在呢。
所以不管是从文武,还是从大义方面,都是占据绝对上风的。
而曹昂在接收到夏侯渊,以及自家兄弟率领的两万大军援军之后,也是召开军议。
因为孔伷已经投靠了曹操,而且兵权也已经交到了曹昂手中,曹昂现在已经有了近八万的兵力。
本身曹昂来就带了四万,现在又有了两万精锐援军,而豫州这边的郡兵也是凑了近两万。
扬州刘繇已经退军了,那就只剩下袁术了。
所以荀攸和程昱建议,从汝南的东面往西进攻。
等把汝南的黄巾余孽消灭完之后,继续往西,直到占领豫州全境,把袁术军赶出豫州。
如果站着不走那就直接歼灭。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需要另外分出一部分兵力,防守住陈国和颍川,免得袁术狗急跳墙直接进攻颍川和陈国。
汝南以前是袁家的大本营,而在袁家的资助下,袁术也是占领了颍川郡南面的一部分地盘。
这一次,曹昂不光要收回汝南郡,还要把袁术彻底赶出颍川郡,收复豫州全境。
要是袁术真敢北上颍川和陈国,那曹昂就敢把进来的所有袁术军全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