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们发自肺腑的热烈掌声,李海非但没有骄傲和得意,反而觉得无比沉重。
江阳县官场上的腐败问题,已是积重难返,绝非短时间内可以解决。
李海对此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十一个月了。
这场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想要在他任期内取得压倒性胜利,恐会比登天还困难,根本不现实。
若李海就此止步,以他今时今日在县纪委坚如磐石的地位,随便查几个小鱼小虾,也可轻松应付过关,顺利完成挂职一年的“镀金之旅”。
但这样的话,李海会良心难安。
不刹住江阳官场上的歪风邪气,让老百姓日子好过那么一点点,他会觉得愧对了自己选择转业进省纪委的初心和志向。
他注定了是个自讨苦吃的人,做不来随波逐流和光同尘的事,只能在反腐之路上孤独而又坚定地前行。
在完成县纪委内部的人事调整工作后,李海没有迷失在鲜花和掌声的荣耀里,而是根据自己探知的信息,把县纪委的五支反腐机动队,全部撒了出去,紧盯重点岗位人员,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秘密调查。
他没有办法将江阳县的腐败分子“一锅端”,做不到赶尽杀绝一个不留,却可以查办几个有影响力的县管干部,杀一儆百,以儆效尤,让其他干部们有所收敛,少做恶事。
这是违背他本心的无奈之举,也是目前现实可行的最佳选择。
前世,高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虎拍蝇”,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后,仍然宣告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李海能做的确实有限,更不能过于苛责自己。
眼下,他与杨天高表面上达成了“停战协定”,暂时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但杨天高有上级的命令在身,不会改变打压刁难他的立场。
此刻,说不定杨天高一伙人,就在密谋高招,想要给李海挖坑下套,不会让李海顺利完成挂职。
而李海呢,除了应对杨天高一伙人的遏制打压外,还想在挂职期间有所作为,更希望除掉杨天高这个最大“毒瘤”,将其同伙“一锅端”。
因此,与杨天高再次正面开战不可避免,也势在必行。
相比杨天高这个“庞然大物”,李海无疑处于弱势。
好在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李海不会傻到单枪匹马,去跟杨天高一伙人对战,广结盟友之事,他也可以努力争取。
他随即去了潘登峰的办公室。
原先,潘登峰还有居高临下的心态,只是把李海看作可以指使的下属。
现在,他却开始跟李海平辈论交,视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