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敏在土镇的学习生涯算是走入了正轨,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上完了二年级,升入了三年级。在这两年里,司徒敏的成绩一直处于中间的位置,他既不想太落后给爸妈丢脸,但也不想为了拿个好名次而太辛苦,其实他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努力。每次妈妈问他考得怎么样,他能马上报出来哪些人比他差,但哪些人比他好却并不关心。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继续下去,作为身高、容貌、智力以及好胜心都很普通的司徒敏或许会平凡的混完这一生。
但这天下午放学前,班主任杨老师喊住了正要回家的司徒敏,说“今天我要到你家里家访,但我不知道你家在哪里,你能带我一起去吗?”
司徒敏大吃一惊;“老师,我哪里做错了吗?”
杨老师和蔼的笑了笑“你是个好孩子,我只想见见你家长,别紧张!”
司徒敏坐着杨老师的自行车,指点着路回到了家,正好南宫凤轮休在家,看到班主任上门,心里有点惴惴,怕孩子在学校里闯祸了,赶紧端茶送水的招待。杨老师进了门,在客厅的椅子上坐下,对南宫凤说“司徒敏妈妈,我这次来家访,是想和你谈谈司徒敏的情况,和以后的一些家庭教育的建议。”
“司徒敏是不是犯错误了?”南宫凤有些不安的问。
“没有没有,你误会了,我想说的是经过我一个学期的观察,你家司徒敏其实很有潜力,他的问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我们需要发现他的长处,让他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我看了他的好几篇日记和作文,从语言的丰富性上来说确实还比不上诸葛华这样的顶级学生,但是他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语言使用的准确性让我非常吃惊。他写的《我第一次做饭》,写出了大人可能都写不出来的细节,这绝对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天赋,我觉得你们家长要多给他买一些课外读物,让他爱上写作。”
“真的吗?太好了!杨老师,让你费心了,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南宫凤的心里也燃烧起了孩子成才的希望。
接下来,南宫凤就按照杨老师的建议,给司徒敏准备了很多读物,让他学习别人是怎么写作的,慢慢让司徒敏找到了阅读和写作的乐趣。在1986年全校组织的母亲节征文比赛中,司徒敏以一篇《妈妈的手》获得了一等奖,一个三年级的同学竟然战胜了高年级的同学夺冠,引起了一场小轰动。
司徒敏的第一天赋----写作天赋就这样被杨老师发现并激发了,成为伴随司徒敏一生的财富。
五年级的时候,独子班的班主任从教语文的杨老师换成了教数学的吴老师,而且吴老师还兼职音乐老师。音乐课作为非主课,家长、学生乃至学校都不怎么重视,以往学生随便找个肚子不舒服的理由就可以不去,但现在的音乐老师是班主任兼职,同学们只好老老实实的去上了,这么一来,音乐课倒是堂堂人员齐整,吴老师的教学又贴近生活,什么流行教什么,大家的唱歌兴趣也越来越浓。当时的流行歌曲很多,诸如《我的风云心》、《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敢问路在何方》、《甜蜜蜜》、《冬天里的一把火》和《故乡的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