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运送三趟战士之后,第四趟列车,被分配给了萧大的师生。
当然,也不全是给了萧大师生。萧大师生只有千余人,还占不满车厢的一半,剩下的仍是运送将士。
按理说,师生和将士应该是按车厢分开的,可是学生们听说要上战场了,都想和这些将士多接触接触,听听战场上的故事。
学校和将领双方都觉得,如此也没有坏处,反倒可以让这些学生更快地适应战争,也就同意了。
战士们得知这些学生要和他们一起上战场,心中都是佩服的。曾几何时,这些天之骄子们,都是需要仰望的存在,现在却围在他们身边,眼中充满崇拜和好奇。这让他们心中满足感爆棚。
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对这些军士,心中也是敬重的。尤其是在战争来临,见识了生死之后,才更加能够体会到这些将士的可敬可爱。
车厢之中,气氛十分融洽,到处欢声笑语,似乎已经扫净了战争的阴霾。
当初萧大只说要借用教育管理司的大礼堂。教育管理司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但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结果没想到,他们做出如此火爆的事情来。
听闻萧大的决定后,太子曹井麟是感动的。其他那些学校,想的都是自己如何保存,如何得以安置,唯有萧大,做出了如此这般的表率。
从修为来说,高校学生的修为,确实是要高于部队普通战士的。这是教育选拔和部队选拔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五年的基础教育之后,既有修炼天赋,又肯努力的孩子,基本都会去考大学。
而落榜者,也有很多选择,进入部队,就是其中之一。只要通过选拔,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
那么还有一种军人,则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去参加部队选拔,这样成功入选者,很快就会成为军官。
所以,即便有志军旅者,但凡能考上大学,一般也会先读大学,再去投军。
因此,受天资所限,部队里的普通士兵,大部分是那些一辈子都无法修成金丹之人。
萧大要参战,曹井麟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
虽然心中非常清楚,战争非比儿戏,是会死人的。这些师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贸然上了战场,只怕会出现十分恐怖的伤亡。
以他们的天资,暂避一时锋芒,留下有用之躯,将来或许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但这话,他没有办法说出口。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血性,那他天资再高,也无法成为国之栋梁。
除此之外,他太渴望一场胜利了,尤其是,在父皇不在的情况下,在他权摄军事的情况下。
他需要这些学生们的帮助,或者说,需要举国全体民众的帮助。战争爆发得如此突然,如此猛烈,全民皆兵是早晚的事。
列车,在铁轨上一路疾驰。八百里的铁路线,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非常有安全感。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就在列车驶出帝都近郊的山谷,即将进入御北道之时,忽然之间,从半空之中冲出八道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