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从西域迎来两位高僧,高僧用白马驮负经书,一路向东来到东方。
东汉永平十一年,汉景帝下旨在神都修建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故赐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齐云塔殿,天王殿,大佛殿,藏经阁,法宝阁,六祖殿,接引殿,清凉台,许愿井等景点组成。
除了白马寺,李修缘有幸见识到了神都的独有特色小吃,水席。
水席起源于神都,其主要原因在于神都的地理位置。神都三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食用多为汤类,喜欢酸辣以低于干燥寒冷。
所谓水席,一共有两个含义。第一,全部热菜都有汤。第二,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的不断更新。
全席共有二十四道菜,含八个冷盘,四个大件,八个中件和四个压桌菜。冷热,荤素,酸甜咸辣均在其中。
而且水席的上菜顺序十分考究,先上八个冷盘作下酒菜,每个冷盘都是荤素三拼。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四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作为陪衬。最后上四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名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
吃完水席,听当地小孩儿背诵陋室铭。之后李修缘才知道,原来诗豪刘禹锡就是神都人氏。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
太小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以前大和尚曾教过李修缘不少诗词歌赋,陋室铭当然也在其中。看着三岁稚童背诵陋室铭,李修缘也忍不住跟着背了起来。
告别热情好客的神都阿姨们,李修缘去了神都市洛龙区龙门镇。
很多人听闻神都市,都是从位居此处的一个著名景点而起。
华夏总共有四大石窟,分别为龙门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是华夏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5a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始凿与公元493年,开放时间为早七点半到下午六点半,门票一百。
龙门石窟开凿与北魏孝文帝迁都神都之后,而后历经东西魏,北齐等四百多年大规模营造,方才铸造了如今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九万七千余尊佛像,最高的佛像为17.14米,最小的佛像只有两厘米。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群雕摩崖石刻。该寺长宽约三十余米,共有九躯大像,居中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摩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讲,卢舍那意为光明普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四米,耳朵长达1.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