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安禄山见了李林甫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楼上,好好补补历史吧。
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宰相是杨国忠。”
天幕刚好,跟上了评论的脚步。
【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
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同
年十二月,武惠妃病死。次年,改立三子忠王李玙(后改名李亨)为太子。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
听人说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琩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什么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玄宗欢心。】
“up主,错了吧,寿王叫李瑁吧。”
“楼上的,你错了,刚刚出土确定了。”
“对的,up主是对的,是叫李琩的。”
“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像不仅仅是杨玉环,就连杨玉环的姐姐,妹妹好像也进宫为妃了。”
“杨家也因为杨玉环一步登天,个个风光。”
“风光完了就风化。”
【用人方面,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爬上了相位。
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
他忌妒有学问之人,对于有学问的人他表面与其友好,暗中却阴谋陷害。
他收买玄宗左右的人,致使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为他所掌握。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随时采取各种措施,去迎合玄宗的需要。
由于玄宗不理政事,李林甫的阳奉阴违手段可以发挥作用,于是,玄宗在天宝六载(747年)把天下所有的贡物都赏赐给李林甫。】
【对于杨玉环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宝四年八月,他册杨玉环为贵妃。为了讨贵妃的欢心,他可谓费尽心机。
为了迎合她喜欢服装的心理,有专门为贵妃服务的七百多人给她做衣服。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他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
有了杨贵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
其族兄杨国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 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
杨国忠的权势无人能比,兄妹二人的辉煌时期也为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说的那么好听,还不是乱世美人顶罪?
要是没有安史之乱,杨家说不定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没有要是。”
天幕完全没有搭理评论区飘过的一句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