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先来后到的原则,一个一个的说,先说刘据,再说刘病已,最后根据原住民以及各朝帝王来的言语来判断胜者为谁。)
坐在云端之上,听着朝臣三呼万岁,
这样的事情,曾经他以为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他走了一生。
他从未想到他的父亲是那样的绝情,
枕边之人,身旁之人说杀就杀,
他的灵魂在外面飘荡了那么久,
有许多的恨,同样有许多的无奈,
可坐到这儿看着群臣跪在他脚下,他大概也能理解当年父亲晚年的时候了,
大权在握自己捶捶老矣,而儿子已然成年,
在朝堂中能够收复一些势力,不少太子派都在那儿等着,有从龙之攻,
他这个太子也是兢兢业业,步步心机,
民间百姓都言,太子仁厚,太子贤德,
父皇怎么能听的进去呢?
他一定在想,
他还没死呢,太子就已经收揽民心了,倘若能够和朝中武臣再进一步,
那是不是他就只能无奈退位了?
毕竟,人老茶嫌啊!
听着旁边公鸭嗓的太监宣布礼毕的时候,
刘据终于结束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象,回归现实道:“众卿平身。”
他知道他如今能用的朝城,除了站在这里的,也就只有尚在民间的,
过去的,不论是亲太子派还是远太子派,基本上都已经埋入黄土了,
他父亲晚年的时候,
还是处理过一些个人的,
不过那又如何呢?
他做的很少,不足以叫他放下仇恨。
他的双眼扫过站在御阶之下的近臣,
四平八稳的道:
“新朝刚立,朕知道诸位爱卿劳累已久,但百姓仍就苦乏,是以朕希望诸位再接再厉,更上一城。
国库亏空严重,立位相臣可以商量一下如何面对,至于官员的罢免,任用,朕以为父皇晚年留下的政策颇为合适,诸位以为如何?”
“臣等谨遵上意。”
有天幕在,上天眷顾,朝中臣子都是人精,
不管内里如何,表面上一个个都是毕恭毕敬,
这样的境况,能否一直延续下去,
天幕没用,过去留下来的言辞也同样无用,
有用的是,在执政初期,他能不能大权在握,收揽民心。
之后,刘据又和霍光,上官桀等人说了一下要紧的事情,
再谈到后宫诸事,
新帝登基,后宫空虚是必然的,
他有上天眷顾,可是太子府的女眷并没有,是以不少朝臣为了探探他的口风,想着送女儿进来也是难免的,
他敷衍了几句,交给了霍光,让他选几个出来,之后递给长公主,由长公主看过之后,选择德行兼备的人便是。
之后便宣布退朝了,
退朝之后,他在御林军里找到几个没家没室的,又找到几个,生活不那么好的,
能力却不错的,收揽到进前。
让他们帮着自己,立威立德。
……
时近初春,
屋子里开着一点窗户,刘据端坐在案前,
看着一本本又一本本的折子。
突然门被人推开,
一个武人由小太监领着走了进来,
那武人走上前几步,跪拜道:“臣方三见过陛下。”
刘据命人起来,之后令小太监安排人在一旁先坐坐,
自己继续不动神色的看着手中的折子。
这方三是他前几日在御林军里搜罗出来的几个可用人之间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