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袭道:“想到了一些,一会我去一趟北区刑侦部,看看技术部门和物证部门都收集了什么信息。毕竟我的想法有很大漏洞。”
波比道:“说出想法。”
梁袭道:“不成熟。”
波比:“来都来了。”
呵呵!梁袭道:“我认为对方设置机关,或者用同伙吸引路人注意力数秒,凶手动手杀人。这样一来,目击证人就可以描述自己被吸引的人和事,可以进一步收集线索破案。但是人太多了,如果只有十几个人还有可能。半条街的就算全部被凶手同伙吸引,那在案发后问询和走访中总是有人会说些什么。因此几乎不存在操作上的可能。”
波比疑问:“你这个想法有什么意义吗?”不是废话吗?
梁袭回答:“有,虽然凶手在动手之前,其同伙想要吸引人们注意,会在案发后被部分人怀疑。但是在凶手动手之后,同伙再吸引人们注意,就不会被人怀疑。比如将军被射中之后,有人尖叫,有人呼喊,这些人虽然引起大家注意,但是他们不会被怀疑,大家更关注发生的事,而不是尖叫的人。这种关注度是持续性的,凶手可以借机从容逃离。”
梁袭道:“凶手埋伏在某个建筑内不会被发现。但在射杀目标之后,凶手必须尽快离开藏身之地,因为很快就会有搜索。在凶手射杀目标后,凶手同伙先引起小区域内的混乱,进而引发区域混乱,混乱的人群无法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什么事。即使看见死者身上中箭,他们也不会很快反应过来。即使反应过来了,他们更关心中箭着的伤势,而不是第一时间去寻找凶手。”
梁袭道:“按照我这个思路,我认为我要找的凶手同伙,有可能接受过警察的问询,问他看见了什么。因为他们距离现场应该比较近。”
梁袭道:“更有意思是今天新闻直播。记者到现场没多久,采访路人却得到了不少信息。路人不仅知道受害者是一名将军,还知道是中箭,并且描述了警卫的反应。路人是好几位路人,理论上来说有可能拼凑出一副动图。但在实际操作中,路人不会有默契的分工记忆。”
梁袭道:“比如甲说看见将军倒地,他看清楚将军的军衔。乙看见伤者身体上插的羽箭,他认为伤者中箭。丙没有发现将军中箭,而是先看见警卫的行动。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靠谱,大家注意力不同,因此他们描述自然也不同。但是这里存在逻辑错误。首先是丙,他很难说出自己没有先看见将军中箭,是警卫让他看见将军中箭这句话,因为这种说法逻辑清晰强烈,不适用于现场,即使现场并不混乱,丙也会受到将军伤势的冲击,淡化自己几秒前的印象。”
梁袭道:“将军穿了制服,乙没有对其身份进行描述,只说有人中箭。他清楚看见了伤者身体的箭,却没有注意到他的衣服。即使说不出他是一名将军,也会以军官、士兵等类似的字词进行描述。甲更有问题,他先看见的竟然是军衔。或许他之前注意到了将军,看清楚他的军衔,但为什么却没有看见羽箭呢?羽箭、伤势所有一切都比军衔更重要。”
梁袭道:“有心撒谎,准备撒谎的人,虽然他们说的话充满了逻辑与确定性,但在特定场所却显得可疑。所以我需要看警探们做的笔录,我相信罗密欧定会扣押那位记者进行询问,要从记者口中得知是谁告诉他现场发生的事。”
波比:“既然你有事,就不要说这么多废话。赶紧吃饭,吃完滚蛋。”
看在凯特面子上,不打你。梁袭招呼:“麻烦你上主食和甜点,赶时间。”
……
北区刑侦部分成两区,一区是公共对外部,里面还有一道大门,是刑侦部的主体。此处闲人不得入内。
梁袭自感觉在伦敦混的还可以,直接刷脸说出自己名字后,警卫立刻放行,并且说明:“罗警官在二楼。”
梁袭好奇问:“他知道我要来?”
警卫回答:“他说你耐不住,这案子很对你的胃口,你一定会来。”
梁袭切了一句,警卫见此,继续道:“他说,如果你一点都不关心,就不会大清早看德法新闻发布会。”
梁袭叹气:“我应该和他说清楚,朱丽叶脑震荡和我关系不大。”你猜到我要来,我猜到你为什么要和警卫说这么多废话。原因就是让警卫给自己点难堪,理由当然是朱丽叶。朱丽叶在自己忽悠下,带人冲在前头,结果摔成脑震荡。
警卫一脸疑虑:“和朱丽叶有什么关系?”
梁袭笑了笑并没有解释,点头致意后离开。
------题外话------
为庆祝国际儿童节,六一停更一天!
真实原因是大女儿生病不算麻烦,返校才麻烦。因为发烧去医院,导致二维码变黄。此外,学校还要求学生携带医院出具的痊愈证明才能返校。痊愈证明怎么开,目前几个家长都没聊明白,只能到医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