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为一点办法都没有,今天自己的脸铁定被打肿。
“这么大的一只玩意,而且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瓶子重心都不在一条直线上,哪来的秀丽典雅?”
“都差不多能够得上傻大黑粗了!”
“釉色?”
“这就更加夸张了!错得实在是离谱。”
“刚才说过,清乾隆的红釉撇口瓶的外壁满红釉,从撇口的口沿向下流垂。到了撇口的颈部逐渐成深红。”
“可是这只玩意。上半部不要说红釉,连釉都没有。”
“从撇口的口沿向下流垂更加是无从说起。”
“釉色玻璃质感、肥润和清澈透亮。更加是一点都没有看到。”
“开片呢?反正我是没有看着。”
宋云一句接着一句,一点都不客气,直接批得一无是处。
“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说你让我刮目相看吗?”
“这样的一只清乾隆的红釉撇口瓶。就是真的。不过就是万儿八千块。”
“你竟然喊价一百二十万。”
宋云一边说一边直摇头。
卖古董。
漫天要价没问题。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可是刚才中年胖子不仅仅信口开价,接着又大声叫嚷着受委屈的话,别怪自己不客气。
钱大为满脸通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哎!”
“这年轻人绝对就是一个高手。”
“否则的话根本就不可能看得这么准。”
……
“胖子老板这下真的是踢到了铁板上面,本来想着好欺负,却是没有想到这真的就是一头饿狼,又或者一头猛虎。”
……
“谁能够想得到不过就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鉴定古董竟然如此的老道!?”
“这个胖老板输得一点都不冤。”
……
周围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注意力全都焦点在人群中间的宋云和钱大为的身上。
没有人留意到人群最外面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年纪七十岁左右的满头白发,但是脸红得就像是婴儿一样的老头,旁边是一个二十岁不到年轻女孩,娇美如花。
老头是古董圈子里鼎鼎有名人称“李一眼”的李光明。
古董圈子里流传着一个说法,不管什么样的古董,李光明一眼就能断定真假。
年轻的那个女孩是他的孙女李冬冬。
两个人同样在看热闹而且看得津津有味。
“爷爷。”
“这个人说得对不对?”
李冬冬一边说一边扭过头来,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李光明。
昨天晚上跑到爷爷李光明的家里面蹭饭,听说要逛鬼市,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就起跟着过来。
逛了两个小时,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有人围着看热闹,干脆地就过来,没有想到的是看了一出好戏。
“呵呵呵!”
“不仅仅说得对,而且说得非常的精准。这个小子非常的厉害。”
“说得非常到位。”
李光明被自己的乖孙女强拉过来看热闹,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兴趣,在这个圈子里面打滚超过五十年的时间,这样子的场面不知道见过多少,但是听着听着不由得认真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李光明经验非常丰富。
很多古董假的非常的明显。
有一定的经验的人都能够鉴定得出来,而且能够说得头头是道。
当时想要说得非常的到位,或者说得非常的精准。
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群中的那个侃侃而谈的年轻小伙子,厉害的地方根本就不是能够鉴定撇口瓶的真假。
毕竟这样子的一只撇口瓶不难。
有一定经验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可是刚才鉴定的那一番话精准到位。
绝对不是普通的古董爱好者能够做得到能够说得出来。
就算玩了好几年古董,而且有相当的眼力的人,都无法做得到这一点。
“不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