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总第三十六章)、夜宿忻州1
根据陶升提供的情况,雁门郡黑山军大将黄龙,副将左校是两个猛人,原来都是普通农民,为人老实忠厚,有一些农民的小聪明小狡诈,经过多年战场上的磨练,积累了一定的用兵经验,共有人马四千五百多人,均未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更不要说排兵布阵、战术配合的训练了,战斗力可想而知。地方管理也没有什么章法,全凭感情处理问题。马宇和陶升商议后,由陶升写了一封信给黄龙和左校。在信中,马宇任命黄龙为建武将军,假雁门郡太守;左校为建德将军。很快就收到了黄龙和左校的回信,表示服从马宇指挥,愿易帜为靖勇军并接受改编。对黄龙和左校能看清大局,办事识大体,马宇很欣赏,为此又让陶升写了第二封信,对二人予以嘉奖,并告知马宇要亲自到雁门郡来。
见此方法很有效,得知陶升和白波军也有交情,马宇又和陶升如法炮制,给河东郡的白波军郭太也写了一封信,任命郭太为建安将军,假河东郡太守;副将李乐为建卫将军。守将郭太对陶升比较熟悉,过了几日也回信,表示愿听从马宇指挥,易帜为靖勇军并接受改编,马宇和陶升又写了第二封信,也给予嘉奖,并告知马宇要亲自到河东郡来。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七月,稳定了太原郡各县后,留左部司马张其、右部司马李柱守护晋阳,趁着各路英雄和董卓闹的不可开交、勾心斗角又暗中争夺中原地盘的时候,马宇率建义将军陶升亲往雁门郡。本想等马文和赵伍他们回来见一面再走,但考虑到时间紧迫,这边出发准备工作也都做好了,再等也没有必要了。
马宇率陶升、暂辖部分天狼队的赵真校尉、司马张佐和司马邓迅等一行五百余人往雁门郡治所阴馆(今山西代县)而来。出城后渐渐的走上官道。路上的行人不是太多,偶有路人见到官府旗号,刀枪林立、兵马雄壮,早已远远避开,给大军让道。
放眼望去,正是骄阳万里,蓝天白云。山上山下一片片的树木青绿,山坡上道路边花丛时隐时现,河水淙淙,走兽跳跃,鸟雀穿飞,真可谓是江山壮丽,大地秀美。穿越过来时间长了,马宇对优美的风景早已审美疲劳,再也没有刚刚穿越过来时的兴奋劲和震撼感了。
一路走来,马宇让孙吉、李登安排人,将沿途的地理地形绘制成图,尤其注意高山丘陵的高度坡度,河流的宽窄深度,树木灌木范围大小,哪里是山、哪里是河、哪里是大路小路,哪里是庄稼地、哪里是荒地,都要绘制的清清楚楚。绘制后马宇还要看看,加上必要的文字标注,确认没有问题后让亲兵专人收好。开始亲兵尚不熟悉地图绘制,待绘制了八九张之后逐渐掌握,马宇也就不过问了,行军速度也有所提高。
渐渐的离晋阳城越来越远,路上人烟也少了起来,看到道路两边大片的庄稼长势一般,还有一些庄稼地荒废着,马宇有点闷闷不乐,暗想:“太原本是产粮要地,且产马匹,但经过战乱却竟然如此,可见战乱的危害之大。”叹了一口气道:“这样下去,今年秋粮情形不妙啊,必须要加大招收流民,重视种地种粮,决不能有这么多的荒地,照此下去,百姓口粮不足不说,靖勇军的粮草也可能严重不足。”
张佐道:“禀将军,在下原来在家就是种地的村夫,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种地方面也很有一些心得。每到一个新地方,我会和当地农夫聊天,了解庄稼情况和种地心得。农家经常说,庄稼怕旱,干活怕站。看这情形是有点旱的苗头了,要下一场透雨,庄稼才能好转。”
“下雨就下雨呗,透雨是什么雨呢?”赵真好奇的问道。
“透雨就是,一场雨停了之后,你赤足走到庄稼地里,照着垄台踩下去,泥土一直没到你脚脖子,这雨就下透了。”
赵真恍然大悟道:“原来透雨就是这么一回事啊,我们家乡管这叫庄稼喝足了。”
张佐看了马宇一眼,见他在认真听,张佐又继续道:“另外,我还特意收集了一些种地的窍门,记录了一些农谚,比如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白露种葱,寒露种蒜,冬至收芦菔(即萝卜),小雪收白菜。立冬快拔菜,不拔受霜害。种田不荒,起早不忙。庄稼不让时,船家不让风等等。”张佐对马宇执礼道:“禀将军,军粮为大军之本,在下愿为将军解忧,召集流民开荒种地,保证军粮供应,保证并州百姓不饿肚子。”
马宇大喜道:“张司马,此举是为国为民为社稷的义举,我们正缺少你这样的人。我任命你为屯田中郎将,现在你先思考一下,如何发挥土地的潜力,提高产量,再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增加耕牛。待回到晋阳你可放手干,需要人员等尽管可来找我,到时候我还有一些建议给你。”
“谢将军。”张佐应道。
一路上,见有的农户生活贫困,家无余粮,马宇让李登拿出些粮食送给他们,让这些农户感激不尽,跪地感谢道:“谢将军大恩。”这些百姓农民纷纷道;“靖勇军和其他军队不一样,靖勇军来了给老百姓粮食,那些军队来了却抢老百姓的粮食。”靖勇军的美名很快就在太原郡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