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得二楼来,光线突然变得充裕起来。此间设计的甚是巧妙,几处宽大的窗户带来了极佳的采光效果,窗外并无一丝遮拦,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
两位身着官袍的中年人坐于窗边桌畔,另有七八名青年人规规矩矩的立于二人面前。此时数双眼睛正好奇的盯着刚刚上楼来的余生二人。
“乐天兄,答你对联的俊才被我带上来了,我这重泉府分店又要重新请你题一联喽。”
黄增寿看起来和眼前的几人甚是熟络,大笑着就冲着圆桌主位上的一名中年人叫到。
只见那位中年人,身着绯色长袍,金带环腰,一缕短髯飘然颌下,正带着一股审视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白浩然,凉州学政,字乐天。
“联虽不算绝佳,但也对仗工整。主要是这一手字,灵动飘逸,瘦而刚劲,颇有几分独特,老夫以前尚未见过。敢问先生大名,师承何处?”
原来此间二楼的楼梯口也有两根廊柱,在下方字迹留痕之时,上方的廊柱也同时显露对联。故此,二楼的众人才能第一时间知道下面有人对上下联的事情。
余生虽然不知道面前的人是谁,但绯袍金带,绝非平头百姓。熟知古代史的他明白眼前这位定然是显官达贵。于是赶紧拱手作揖。
“不敢当先生如此称呼,唤我余生即可。家师斩蛇居士,刘邦。”
绯袍中年人微微一愣,用手抚摸了一下颌下的短髯,思索了片刻,重新问道:
“恕我孤陋寡闻,竟然不曾听闻如此贤才。尊师主修何等方向,儒家八大学派师承哪一路?”
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
孔圣人涉猎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
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
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余生也是没有想到,此地居然也有儒门八派的说法,这方世界和自己世界诡异的相似重叠确实值得日后探究一番。他略微沉吟了一下,向斜上方虚空一礼。
“家师常言,诗书礼易乐春秋不可不读,左传、公羊、谷梁值得一观,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大家之言,尔雅训诂之作。”
“好读书不求甚解,我门弟子当囫囵吞枣遍阅天下经典。不必拘泥于一门一派,此皓首穷经之辈所图也。我门弟子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人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