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冬生完成任务后,根据医生的安排,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休养,顺顺利利地回到了连队。
这时,春天已经如期而至了,青翠的山野展现的是是满目的生机,轻拂的微风吹过来,脸上划过一丝丝的凉意。
回到熟悉而又亲切的连队,与热情欢迎他的战友们相互拥抱后,他就忙着到连部去找通讯员宋必成。他想,一定有林雅芳写给自己的信。他太急于得到来自家乡的信息,这是每一个远离家乡战士的渴望。
“宋必成,有我老家来的信吗?”
“有,这不是,就一封。”
宋必成了解他的心情,急忙递过去。柳冬生接过信,嘟囔着说:“怎么会呢?这不可能啊,怎么就一封?”
这封信是柳秋萍写的,告诉他这个哥哥,你最心爱的人与你的同学陈志强结了婚,他们远走他乡打工去了。对林雅芳这样的女人,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对这样的同学,值得你去爱吗?真的不值得。
“怎么会是这样……”
柳冬生心乱如麻,无法理解,曾经那样的海誓山盟,一定要等我回去结婚的林雅芳,怎么说变就变了呢?你忘记我们的约定了吗?生活也太不可思议了。
怎么办?这对年轻人来说,是绝对的一次是心灵创伤,或者说是情感伤害。柳冬生痛苦到了极点,但他又不能向谁倾诉。他想,那么长时间,林雅芳也不给自己写一封信,秋萍不可能对我这个哥哥说假话的,难道就这样说拜拜就拜拜了。
柳冬生情感上很难解开这个结,但他又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非常残酷的现实。在营房的后山上,他独自一个人散步,看着眼前吐芽的绿草,想着过往的点点滴滴,他自言自语道:“林雅芳,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的?我知道陈志强也一直喜欢着你,但我们是办了订婚宴的,你已经是我的人了。如果你认为,我当兵照顾不到你,不想跟我在一起,你也要提前跟我说啊。你跟谁在一起不行啊!为什么偏偏跟陈志强在一起?你怎么让我面对父母和父老乡亲……”
柳冬生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坐在山顶上,望着远方,流着眼泪,自己的选择,只有放弃,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他从兜里掏出林雅芳这两年多写给他的情书,一封一封的撕碎,流着泪把它抛向空中,晚风把它吹向山谷。他现在只有疗伤,只有选择忘记,尽管在情感的记忆里永远也抹不去,唯有一点点的淡化,总会把伤口抚平。
这段时间,柳冬生表面上非常平静,内心里泛起的情感波澜,让他的一生也不得宁静。他只得把这种情感隐藏在内心深处。
然而,很快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柳冬生所处的情感困境,让他无暇去想生活中这种情感的折磨。他需要走出来。
柳冬生绝对没有想到,这个改变是对他一生的改变,是命运的改变。对他来说,这次命运的改变,来自于政策的改变。
从优秀士兵中选拔干部,对许多农村兵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人生就这样而改变,这样的改变必须有过硬的素质。
“好消息,优秀士兵可以提干了!”
宋必成是最早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的。有人担心,事是好事儿,但又能有几个名额,说不定让有背景的一占,到基层还能有几个?可能一个也没有,到头来空欢喜一场,说不定可能就是这样。
对大家都关心的事,连队干部当然也很关心。连长专门解释说:
“优秀士兵能提干,对大家来说是好事,特别是对班长们是好事。今年的提干名额也不少,但要符合条件,层层推荐,综合考核,组织把关后,才能确定下来。不是说提就提的,也不是那么简单,也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而是要通过严格把关的。”
“今年优秀士兵的提干是有条件的。主要的有三条,一是不超过规定的年龄,二是要在骨干的岗位上,三是要有突出的成绩。谁符合条件,我们就上报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
会上岀现一阵骚动,大家议论纷纷,按照条件一对照,结果就出来了。
这样看来,能够符合条件的,也就是柳冬生,大家推荐的也是柳冬生。
“这样我们就上报柳冬生同志,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连队指导员在会上说。
“没有,我们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