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科技园?大哥,科技园是什么意思?”胖子一脸好奇。
“解释了你们也听不明白,以后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上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这里规整一下。”杨立指了指他们站着的地方“弄好之后先在这边搭两个炭窑,我们试试自己烧炭”。
安和府虽然比和州更接近南方,但冬天也会下雪,并且气候很是湿冷,并不比北方好过多少,所以如果能把木炭烧出来,是不会缺市场的。
更何况墨岭上最不缺的就是木料木材,刚好可以利用起来。
“大哥,你还懂怎么烧炭啊?你之前怎么没说?我都不知道呢。”
杨立瞟了胖子一眼“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别废话了,赶紧动起来,不然可能天黑了,炭窑的影子都没见到。”
“哦.......。”胖子委屈巴巴“那我们从哪里开始啊?”
杨立指了指他们头顶上挂着的“天龙寨”牌匾,“就从这里开始吧。”
周东他们收到指令,几个人合作,三下五除二,就把牌匾摘了下来,用带来的斧子劈成了好几块。
接着按照杨立的安排,两个人进去整理科技园里面的几个房间,到时候可以用来放工具和烧好的木炭,剩下的跟着杨立,拿着簸箕跟工具,去挖适合建炭窑的泥土过来。
虽说杨立还记得建炭窑和烧炭的流程,但毕竟没有亲手试验过,理论跟实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所以第一个炭窑他也不敢建的太大。
按照记忆的步骤,杨立带着几人忙活了一整天,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堪堪搭好。
他舒了一口气“天刚好黑了,今晚就让它在这吹风晾干,等明天我们再上来试烧第一炉......。”
他们下山回到墨村的时候,唐婉已经带着吴氏以及宅子里几个比较大的孩子,把晚食做好了,房子没建好,所以他们先在旁边搭了一个棚子,罗家父子也跟着他们一起搭伙做饭。
粮食蔬菜跟肉一般都是朱大父子跟罗家小斯结伴赶着牛车去县城买的,有时候他们顺路还会帮村民捎一些东西。
吃完饭,众人坐着休息了一会,杨立感受着风中携带的冷意,觉得自己的烧炭大业要加快速度了,还有他刚才去新房那边查看进度,考虑了另一件事,他还在纠结要不要着手搞起来。
第二天,吃过早食之后,杨立一群人又上了墨岭。
到了科技园,几人先砍了好几棵树,又劈成合适的长度,杨立按照记忆中的方法,放入了炭窑里面,再用泥土,封好通风口,控制好空气进出的速度后,就开始准备试烧第一炉。
胖子站在一旁,被炭窑的热气熏得满脸通红,一点都看不出正处于冬季“大哥,这样就能烧出木炭了吗?”
其实杨立也不是很确定“等等看就知道了。”
等杨立预估时间差不多了,把炭窑下面的柴火抽了出来,晾了一会,就让周石拿了工具,把窑口处的泥土敲开,露出了里面的木炭。
杨立看着第一炉的成果,嗯,比他想象的好一些,三分之二成功了,只有三分之一的木料还没有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