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颜爽快地答应了。
她去帮程俭的宴席做菜,能让程俭得到面子,她则提高知名度、打开京城的市场,是双赢。
程俭已经迫不及待地用一桌饕餮盛宴,向户部宣告他的到来。
“到时候我提前让人去请你。”
姜颜跟申政元夫妇来到程俭的二进宅院,这里确实如程俭所说,地处偏僻。
但是申政元不用早起上朝,只要按时到户部去上班即可,所以这个地理位置也还能接受。
接下来是房屋分配,申政元和张月华作为这里临时的主人,当然要住在二门里。
姜颜便带着孩子们住在前院,前院的正房就有三间,怎么都够住。
姜颜本来觉得罗小麦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打算让她单独住一间。
但是罗小麦觉得自己住太孤独,一定要跟姜颜和罗小花住一起。
最后狗儿和罗小树住一间,姜颜和罗小麦、罗小花住一间,还空了一间房。
这间房是完完全全地空着,因为两侧的厢房就足以放下他们的所有杂物。
姜颜本来都已经做好了到京城蜗居的准备,后世到北上广打拼的人,除非是富二代,否则都要在住上吃些苦头。
要么是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市,每天花费数个小时的通勤时间,要么只能租个单间甚至地下室。
现在交通不便,没有地铁或者大巴,不可能住得太远,似乎只能蜗居。
没想到他们一来就能有这么大的宅子住,属实是跟着申政元两口子借了大光了。
“先在你们这里叨扰几天,等我找到合适的铺子,会尽快搬走的。”
张月华让她不必急着搬,“我们也是借住的。
再说,咱们在京城都没有亲故,住在一起还能互相照应。”
最重要的原因张月华没说,她其实是想天天吃到姜颜做的菜。
这一路上姜颜给卫芷做菜,也没忘带上他们的一份,张月华的嘴已经被养刁了。
让她再去吃那些普通饭菜,光是想想她就觉得接受不了。
所以她要尽力留姜颜在这多住些日子,让她多蹭几顿好饭食。
……
姜颜每天早出晚归,在京中闲逛。
她要考察市场,好决定第一家铺子的经营方向。
目前高端市场她是挤不进去的,她没有那个钱搞装修,也没有达官贵人捧。
所以她把目光锁定在中低端市场上。
即便是中低端市场,消费力也比东山县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京中的食肆很多,姜颜要想迅速抢占市场,就必须标新立异,出奇制胜。
她最终决定开一家火锅店。
为什么不开烤肉店呢?
因为现在没有排烟系统,在室内燃炭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一顿烤肉没吃完,连老板带客人都要见太奶了。
灵异标新的东西,要卖给接受程度高的客人。
姜颜把目光投向了京里的那些学子,他们饱读诗书,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应该是最高的,也最愿意去尝试。
火锅种类繁多,能持续地给客人提供新鲜的刺激,不必担心铺子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