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纸还会有魏学敏在淮海经济报的一些分析文章,提醒西方对于罗沙国的不公正做法,岂不是给西方埋下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
今天的情形有些怪异。
江奕和小马两个男的在商场里不停地讨论,刘连秀这种喜欢逛商场的却有些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看到江守义终于过来了,刘连秀悄悄指了指那边。
江守义看了看江奕和马同学亲密地交谈着,其他也没有异常。
刘连秀低声问了一句:“你说小奕不会是喜欢男的吧?”
江守义哈哈大笑:“小奕这一点随我,你放心。”
“随你?那我可更不放心了!”
看着江奕和小马“惺惺相惜”的样子,刘连秀就觉得危险,喝令大家赶紧走了。
上了车,江奕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
“爸,你说收购一个这样的食品商场大概要多少钱?”
“这个商场这么大,那得要三四千万卢布吧?可能还不止。”江守义知道,江奕又在打商场的主意了。
“香江大市场还有一些是租的吧,到年底也可以都买过来。”
即使五千万卢布,到了年底也只值3万美元。
如果在莫斯科控股十个大型商场,以后买地都能赚大了。十几倍、几十倍算少的,上百倍也很轻松。
“你是想有机会多买咱们收购的工厂的啤酒?”
江奕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商店里能卖的东西可多了。而且不只是咱们收购的工厂,华国生产的也可以卖。”
“华国生产的也就是衬衫、鞋子那几样,估计再过两年这几样也进不来了。”江守义的香江大市场现在就在面临结构调整,眼睁睁看着华国产品逐渐稀少。
“华国的商品可以借道巴国组装,换一个标签和原产地再到罗沙国。巴国那里有信仰约束着、造假的成本高一些。中亚地区的穆思林国家对巴国的产品也有天然的亲近感。”
“原来你跑到巴国是在想着这个呢?也不用那么麻烦了,小奕,其实我们在莫斯科已经建了几个鞋厂、纺织厂和羽绒服厂,以后皮鞋、衬衣、羽绒服和袜子就不用再从华国运过来了。”江守义以前一直没多说这个,因为这些还是在拆迁钢铁冶炼设备挨打后建设的。
咱丢不起这个人!
“刚才在商场里怎么没看到?”
“这个嘛···”江守义有些吞吞吐吐地不好意思说了。
“不就是打不进去嘛,输给自己儿子有什么不好意思地?你赢过吗?”刘连秀一点儿情面都不给留。
还好整个车里只有一家三口,前面还有一个本地司机。
“哈哈哈哈”,江奕笑得很开心,让江守义两口子都愣住了。
赢了你老爸值得这么高调吗?
“爸妈,我刚刚还想着太费钱呢,没想到爸爸竟然提前做了准备,可以省很多钱了。”
这句话成功引起了江守义的好奇心。
“小奕,不要卖关子了。”刘连秀也参与进来了。
刚刚最后一块砖放进去,罗沙国攻略逐渐成型了!
看到自己引发了公愤,江奕这才收住情绪:“原来我还担心竞争不过红色经理,现在我觉得可以超过他们了。对于啤酒厂的员工,可以拉拢为主,用鞋子、衬衫等紧俏物资换那些私有化券、减少经理手上的筹码,再承诺两年内不裁员、三年内薪水翻番,不是按照卢布翻番、而是按照购买力翻番。你们觉得员工还会跟着经理走吗?”
“就是这个工资翻番有点贵了,你到时候不会亏吧?对那些工人来说,傻子才选经理呢!”刘连秀一语道破。
江守义却没这么乐观:“这些经理们手眼通天,要是他们使坏,光是查税、地痞惹麻烦都够受的。”
“小奕还没说完呢,他肯定对这些家伙们也有棍子呢。”刘连秀看看江奕的神态就知道他还想说什么。
“还是老妈最懂我。针对经理,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后面也有人,还有不少人是kgb的,他们要是听话还能有高薪、银行资金支持、商场渠道;最差的情况,就是扶持另一个厂作为竞争对手,逼死他。”
“这一通威逼利诱下来,经理要是还没犯浑肯定得听话。”江守义又服了,然后眼睛一亮,“我们在这里生产的那些鞋子、衬衫也就不愁销路了,哈哈哈!”
“你丢不丢人?自己建的厂,还要你儿子帮你卖出去?”刘连秀一脸嫌弃的样子。
江守义的脸皮也练出来了,现在已经毫无心理障碍:“父债还得子还呢,老一辈都是这样。再说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表明江家有望嘛。”
“爸,其实消费品一点儿都不难卖。兰陵的专家现在正在仿照《我爱我家》拍一部罗沙国版本的我爱我家,里面的道具就用咱们的商品,以后罗沙国就是咱们产品的天下。”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把华国的优质商品接回来。
“要是拍出来肯定没问题,这边的两个电视节目中间竟然还有几十秒甚至一两分钟的黑屏,真是老古董做派。只是他们在华国呢,怎么拍罗沙的电视剧?”江守义确实想不通。
刘连秀却想起来什么:“小奕,你在兰陵鼓捣的那个什么苏联小镇,是不是就是为了这个?”
“苏联小镇能干的事情可多了,拍电视剧才发挥了几分之一的能量呀?”
两口子又是相互看了看。
乖乖,你这个孩子成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