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庆和江文社心里纳闷的同时,黄光玉更是一愣:“说实话我还真的没考虑这么高远。印地亚这个国家,和华国不是一个档次吧,用得着我们考虑这个?”
“香江的专家分析过,用不了很多年,印地亚就会是另一个扶桑国,美利坚防止华国南下的马前卒。”
我年龄小、压不住你,香江专家这种“外来的和尚”总是够了吧?
“那要不要考虑一下湾湾的因素?”听得出来,黄光玉的反问句里有着严重的不服。
淡定、淡定,江奕提醒着自己。
黄光玉到底是吕奉先还是关云长,首先要看自己是只有匹夫之勇的董卓还是胸怀天下的刘备。
“湾湾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华国的gdp做大、湾湾的高位势能就会消失了。不出20年,它就会连大陆的一个普通省份都比不过。”
不管他服不服,江奕还是继续打击他一下:“棉纱线、铜矿、铬矿这些资源需要形成规模才有效益,巴国现在的资源勘探还没有铺开,前期需要长久、大量投入,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类公司。”
这个倒是黄光玉方案的真正软肋,他自己都觉得可信度不高,只是为了方案的完整性才放进去了。这次被江奕拿捏得死死地。
金融业是江奕的专业之一,说出来更是让他毫无反手之力。
“参股银行的建议还可以,但是没有考虑到国内的发展现状。格莱珉银行之所以能够在孟加拉国顺利运营,是因为他们有信仰的束缚、可以自我管理,要不然还要派出人员专门管理这些小额贷款。你的建议考虑到信仰因素了吗?”
这几个问题都是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的,作为投资人必须考虑清楚。
从这个方面挑刺,黄光玉就只能听着。只是后面的内容就让他难以接受了。
江奕看到自己已经初步打击了黄光玉的自信,也不再多取指责他,仅仅从投资人的实力视角挑剔了一下:“融资方面也要多考虑一下。我们以前的投资最多的是来自于香江证券市场,要不然很快就会超过我们投资人的实力了。”
这就是欺负人了。不是你自己说的先不要考虑自己的问题么?投资人的实力你也没告诉大家嘛!
江老板这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李大庆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很快得出了这个结论。
黄光玉差点儿就要爆发了。你让我去巴国的时候牛气哄哄地,现在要投入真金白银了,就开始嫌我能花钱了?
“投资人大概能投资多少钱?这里面有哪些产业是不能碰的?”黄光玉一副“你划出道道来,我接着”的表情,看来现在的忠诚系数是低于50%了。
要不是双方有一个对赌协议,估计今天黄光玉就能拂袖而去。
“要看收益率,因为部分要到香江的资本市场去融资。所以,这个方案还要拿到香江那边去评估一下,过一段时间,香江的专家就会有成套的建议传过来。”江奕不置可否,又是拿香江说事。
“香江的专家肯定是见多识广,到时候我们要多学习学习了。江老板的意思是让我们先等等?”黄光玉也想看看江奕口中的“香江专家”到底有几斤几两。
一口一个“江老板”,分庭抗礼的味道很重。
随着江奕“挑刺”的味道越重,李大庆越是不敢插话了。等到黄光玉走了以后,李大庆才敢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老板,刚才是不是说得太严重了一些?这毕竟是黄光玉第一次提出建议来,他以后要是不敢说了怎么办?”
“你们这是不了解他,”能够冲击到首富,能够建造一个庞大的帝国,性格的顽强远超你想象,“这个建议涉及几亿美元,不得不慎重。”
“我感觉他都这么厉害了,你还不满意?”江文社也在那里嘟囔着。这次懂得避开人来质疑江奕,也算是进步了。
江奕瞪了一眼这个只想着玩的家伙。
怎么满意?等他一下子就称王,我们怎么办?难道只能靠边站?
“你看了这个以后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去巴国看看。”江奕也想知道黄光玉的“笑傲江湖”对这个江文社这个顽主有没有吸引力。
忠诚的人水平不够,有水平的不好伺候。要是江文社能够帮自己去看着黄光玉,自己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挺好的,以后伊离那边也可以试试。我连洋文都不认识两个,外国有什么好看的?”看了这个家伙是只想着认识大辫子高个美女了。
江奕瞄了瞄这个家伙,这简直又是一个翻版的江凤华啊,又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的娃。
大概也是看出了江奕的麻烦,江文社倒是提醒了一句:“这个人好像不容易服人的,你以后可要小心点儿。”
“你都看出来了?不容易啊,人家是渔民的后代,两片板一凑合、加上老婆就敢下海;不像农民,最稳妥的选择就是给地主打工,最大的抱负就是找个心善的老爷。”
海洋文化,即使手下没有一个员工,也要自己当老板。所以,这是个比段勇平更难摆平的主。段勇平是从职业经理人出身,可是这个家伙从一开始就是老板。
唯一的好处就是巴国的事业要是做大了,至少可以延缓他进入东南亚的步伐。可以让他多效劳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