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归来1990 > 第51章 赵氏孤儿计

第51章 赵氏孤儿计(2 / 2)

 推荐阅读: 诡秘:在你梦中亲吻你 从科大少年班开始的重塑人生 风都幻想 我在地狱十九层 寄生修仙:开局绑定拟态系统 龙族3黑月之潮 中 飞仙神途 修行传记 道槃 蠢贼
最新网址:hbcjlp.com

“住房建设债券”这个模式比以前谈过的模式可好得多,李大校听得耳朵都支棱起来了。他暗暗记下,后面再去找江奕说道说道。

“只是商业只能要年轻人,还要参加培训。”何董事有些为难地回答他,然后又是不经意地摇了摇头:“我们对服务可是有着标准化的流程,一般人是难以接受的,培训合格了才能上岗。”

“我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年轻人,下一代想接班,上一代还不到退休年龄。何董事请放心,年轻人可塑性强,你们不愿意要的,我们一个也不给。”

厂长的表态也让江奕放下心来。

央企老大哥要是真的耍赖,私营企业还真的不是对手。不只是他们自己的能量,地方政府都会给他们帮腔,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你什么都干不成。

“厂长这么豪迈,我们也不能太小气。我们承诺至少录用400人。房屋租赁企业也可以录用100人。”何董事也给了厂长一个很大的面子。

现在屋里可是和谐多了。合资在巴国设立组装厂、维修中心等至少能够消化上千人,现在房地产开发又是500人,这下子可把前几年积累的待业青年消化地差不多了。

即使有一些不成才的,让他们去自家厂里顶班,再释放几个在岗的乖孩子出去培训不就行了?

简单介绍了合作的具体思路之后,何董事以一个高调的结尾收场:“我们在内地已经投资了很多房地产,包括燕京、申城都有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开发项目。今年内我们将融资上百亿元,重点开发内陆大型城市的房地产。齐鲁省第一个选择的就是泉城,可能还有琴岛。”

还是港资的资金多啊,何董事吹牛的这几句话没有引起任何的疑问。跟你们合作不就是看中了你们的钱么?

只是他们无法继续保持淡定了。

“上百亿?”

“首都和燕京几个大城市同时开花?”

这样的合作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其实他们最在意的还是泉城是何董事选择的第一个地方。当大哥的感觉就是好啊。

能够合作的都差不多了,各方都高兴。

江奕还想看看重汽的自我更新能力。

“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道是不是可行。兰陵有很多机械厂,其他企业可以把大部分零部件生产承包出去。那里的苏联专家设计的产品外包给机械加工厂,现在已经成立了将近50个小家电生产企业。贵企业是不是可以发动一些老技工创业,推动社会化大生产?”

“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环节就缺失了,比如检测呢?”总工像是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江奕说的也是他关心的。

“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检测机构,可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另外,你们的检测中心也可以对外服务,听说很多机器的使用率不足30%,要是私企,老板肯定睡不着觉、一定要争取各地的订单。”这就是效率,社会化大生产就在身边,看你们能不能抓得住机会。

江奕把思路和前景给他们描绘出来,然后静待对方回复。

可惜了,对方只是草草地以“我们会慎重考虑”和“谢谢”等语句就结束了讨论。

这次考察和讨论,除了巴国设立合资企业、房地产联合开发经营之外,其他的进展不大。

那就等你们知道市场的残酷性、自己玩不转了再说吧。

“江奕,你们那个建设债券是怎么回事儿?这么好的玩意儿,上次都没跟我说的。”刚刚上了车,李大成就有些不满意了。

元旦期间在运河大堤上,两个人都谈得那么深入了,还没能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

“我是觉得军方可能没办法发债,另外那时候还不知道申城那边运行得这么好呢,也不敢贸然推出呀。”江奕肯定不好说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模式,那多伤害李大校对自己的信任?

“我们去知会一下省里,也学你们那样专款专用。”李大成这时候心里才好受了一些,不再为自己和江奕的合作担心了,不过他很快又担心起了重汽那边:“我怎么有种感觉,你跟他们玩房地产开发也跟合资办厂一个套路?看起来是在帮他们,背地里已经在想着怎么越俎代庖了。难道是想截胡他们的年轻一代,今后杀会来接班?”

李大校还真是最了解江奕的。他不只猜中了江奕的开头,也猜中了结尾。

江奕已经想好了后面的思路。第一步是以子公司“蛇吞象”,第二步是以社会化大生产替代企业的小社会,也就是以房地产开发公司替代企业自身开发住宅、以社会化用工替代企业内部自我消化。

“我哪儿有那本事?李大校还是太高看我了。”

李大校看着江奕的眼睛都没眨一下,指着他就喷上了:“你看,就是这种眼神。我早就发现了,对你只能高看,稍微降低点儿都不行。还有,那个齐鲁推土机厂也要去巴国了吗,我怎么没听说有这回事儿?”

“要去还没去,这不是马上要谈了吗?”江奕当时拿来忽悠重汽的事情,没想到李大校这么当真。

不过齐鲁推土机厂的合作是要抓紧推动了,要不然被外资在自己家里捡了便宜可就太难看了。

江奕透过车窗看着吉普车开出了厂区,离重汽越来越远。心里既有失落,也有解脱。

失落的是那条近路终究没有走通,解脱的是新的道路已经铺开了。

几个月后,著名的1993年宏观调控力度就要落地了。国民经济受到的影响,一言以蔽之,那个文铁军教授可是把今后几年类比为美利坚“大萧条”的。

更何况,还有一个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亚洲经济危机,那一年,1500多万国企职工不得不下岗,后续几年将达到六七千万人的下岗规模。

更别忘了,当时华国的城市化还没有真正启动,六七千万职工下岗,造成的“下岗率”是一个时代都不敢计算的存在。

这两次危机可是有着超强的破坏力,能打破一切旧的经济模式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