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归来1990 > 第79章 孙雁生别跑

第79章 孙雁生别跑(2 / 2)

 推荐阅读: 诡秘:在你梦中亲吻你 从科大少年班开始的重塑人生 风都幻想 我在地狱十九层 寄生修仙:开局绑定拟态系统 龙族3黑月之潮 中 飞仙神途 修行传记 道槃 蠢贼
最新网址:hbcjlp.com

江奕的话很清晰,也很平和,合适在孙雁生听起来,却只觉得脑子“嗡”地一声。

他不禁再次看了看江奕。这个小子竟然说得分毫不差,死死捏住了自己的七寸,自己的底限、成本和财力也算计得一清二楚。

自己以前怎么就那么大意,竟然引狼入室,而且为了三四百万美元竟然把mpeg芯片的充分授权给予他们?

“江老板,你们要是在mpeg一代的基础上再开发,重复浪费不说,也不能保证成功。而且即使你们成功了,我们届时也已经有了更新一代的产品。”

孙雁生作出了丝毫不考虑让步的姿态,这次他坚决不能犯下同样的错误。这个小年轻不好对付,那就绕着走。

“孙总,我们不急,等vcd为我们积累一些经验,我们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是我们的芯片技术研发成功了,可就不只是我们自己可以用了。我相信全世界的生产成本没有比华国更低的了。”这时候,江奕似乎才刚刚想起武强来一样,补充了一句:“武经理,arm公司那边沟通地差不多了吧?”

“差不多了,就等大股东最后同意了。”武强和江奕很有默契地笑了笑,自家老板对付起孙雁生来可是得心应手:“香江那边的研发实验室也已经启动了,蒋卫华、庞文生定期到那里指导。”

这就是江奕的底限:即使孙雁生不合作,自己也可以用两到三年开发出自己的专利技术,就如华国在dvd产业吃了大亏以后由国家层面的部位组织开发的avs专利池一样,而两三年时间只是dvd发育的时间,真正的市场还在后面几年。

前世的华国在这个领域吃亏太大,几乎没人不知道这里面的故事。根源就在于标准和技术在国外厂商那里,华国辛苦生产了全球90%的dvd影碟机,利润却基本上都被标准制定者和技术开发者拿走了。

“估值1500万美元,否则我就不参与了。低于10%也没什么意思。”今天不是孙雁生的主场,这种被人压着打的感觉太不好,他也被压到了极限。

看来是没有空间了。江奕也感觉自己有些欺负人,于是不再跟他锱铢必争:“孙总,你说得对。我们这次就投资10亿,分成三年出资;斯高柏占股10%,其中mpeg2估值1500万美元,另外今年再出资500万美元补齐,怎么样?”

“占比10%,可以。”孙雁生没想到江奕这么快就答应了自己,这个条件对自己可谓非常优厚,他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下来了:“只是今年就要出资,是不是太急了?”

“三个月内出资就行,不过合同需要尽快签订。”

两人你来我往地谈得不亦说乎,张万猛就像是一个边缘人,一个不在局中的外人。

“江奕,你给那个姓孙的条件是不是太优厚了?”等孙、张两人离开后,赵晓晴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疑问,刚刚江奕都没怎么讨价还价,也太不符合华国的时代精神了。

“武经理,你说呢?”江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想看看武强能不能领会。

“是不是想让他们缺钱,然后斯高柏可能会考虑引入一些投资者?”

“没错,张万猛就是最好的投资人。”

由于孙雁生一再坚持绝对控股,所以江奕通过武强、何董事两次入股也只有斯高柏股份的49%,离江奕期待的控股只缺临门一脚。

这次看似给了孙雁生一个优厚的参股比例,实际上却是一个温柔陷阱--逼着他融资。

“即使要找投资人,也不一定非要是那个姓张的吧?”

“时间长了或许会是,可是现在可就没得选喽。”平常情况下,孙雁生或许可以慢慢地找资金、找投资者,可是江奕只给了三个月时间,要想找到一个知根知底、又能给出较好估值的,估计就是那几个熟人了。

张万猛现在已经丧失了主动权,迟早被江奕控股,同时已经准备好的广告费用、首批产品投入在账面未动。届时三方面因素加起来,斯高柏的命运就注定了。

“江老板,咱们刚开始生产vcd,这个dvd估计至少1000美元,在国内应该也没啥市场。”武强刚刚没捞着机会讲话,憋都憋坏了。

问出来以后才想起赵晓晴还在场,可是他已经习惯了向江奕请教。

“西方国家的市场咱们也可以争一争,早点进场才会更加主动。”现在参与进去,就能占领dvd行业的制高点——光盘标准制定,以及影碟机的技术专利。

合资成立的dvd生产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在前几年肯定是面向西方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生产dvd影碟机。

只是在武强看来,这就相当于拿钱练手了。谁让人家的家里有钱可以烧呢?

“武经理,你这两个月就在国内盯紧了孙总出资到位,合同一定要在12月份签订,他们只能用美元出资。另外,张万猛那边要牵头成立音视频研发实验室,制定华国的vcd和dvd标准,在控制系统、视频和音频方面都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江奕这次要干的事情太大,一个武强是不够了,张万猛成了一个难得的领军人。

“张总他们在合肥,有点儿远了。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他们迁到任城来?”

“合肥那边的研发队伍和产能保留,不能再扩张,以后就承接研发外包、中试和小批量生产职能。张万猛和核心研发队伍尽量迁移过来。”江奕最终还是给了张万猛一个体面的收场,而且那里还可以联络华国科技大学这个信息产业的科研重镇。

“张总要是到了任城,是不是要进入半导体研究院?近期那里也来了不少扶桑国的专家,其中有一个叫舛冈富士雄的更是带了一个团队,在集中集力研发nor和nand型闪存,不知道到底行不行。”

这时候还是dram鼎盛的时代,舛冈富士雄研发的nor和nand型闪存价格较高,所以在东芝的时候就被视为“包袱”,当支持他的研究所所长去世后,舛冈富士雄只能悲催地离开东芝研究所、去了高校任教。

美利坚打压下的东芝半导体出现大量亏损后,开始不断减员、核心工程师也主动离职。吴江元这时抛出的橄榄枝正当其时,再加上江奕拿出了动画的分红引进专家,可以说是不计成本。这让很多工程师直接转道华国,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的舛冈富士雄更是带出来一支队伍前来投奔。

“一个是存储芯片,一个是逻辑芯片。两者的研发基地可以集中在一起,公司主体分开。”想到这里,江奕不禁打了个寒战,瓦格纳协定估计也快了,“arm的技术力量也要支持香江的芯片研发基地,一部分芯片加工就委托给巴国的代工企业。”

这个领域还是欧美的天下,至少在十年内自己肯定是束手无策了。

武强还理解不了江奕的脑回路,江奕也不能让他知道巴国的布局。毕竟武强大部分时间在美利坚,如果他知道江奕通过巴国绕开了瓦格纳协定的限制,以后被欧美等国扣押下来的话,自己可就彻底暴露了。

有了香江的芯片设计,加上华国的存储器芯片生产,巴国在逻辑芯片方面的代工,实际上差不多就搭建了一个芯片产业的“稳定大三角”。

更重要的是,这三条边都非常稳定,欧美就是想插手也没有机会。

只是要从扶桑国收购芯片生产线、招聘工程师队伍到巴国,这里面需要的资金就很大了。江奕抄袭的动画也不够,那只是用来付薪水的。

美元消耗地太快,头疼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