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她?”江奕被江采这种自作聪明惊呆了,也是不自觉地摇了摇头:“算了,给你说你也听不懂。”
“我怎么听不懂,不就是她喜欢你、你喜欢另一个她的三角关系嘛,香江电视剧里多的是。”看到自己弟弟依旧在那里做沉思状,江采受到了刺激,拉了江美霞作证:“大姐,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江美霞刚刚被纳入正轨,主人翁精神也上来了:“小奕,我也觉得这个姓赵的姑娘挺不错的,起码比那个姓宁的家庭好。姓宁的以后还不天天像只猫看耗子一样盯着你,我都觉得不舒服。”
好家伙,没想到远在白罗沙的江美霞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还有谁不知道自己这点儿事的?
“这个赵晓晴就是我的校友,她来这儿是参加文学奖典礼的。有一部作品获奖了。”
“别的能瞒住人,可是她的眼睛不会。”江美霞一直是家里的老大,早就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更不用说证据在眼前:“她的耳朵在听江文社讲,眼睛却在往你这儿瞄。女孩子的想法,我比你在行。”
“我知道了。”江奕现在真的头大了。
刘连秀喜欢韩菲凡那样的乖巧型,江凤华青睐宁岩那样的独立型,现在又来个江美霞倾向于赵晓晴这样的成熟型。
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还要不要想想谁才是真正的当事人了?
“小奕,要我说跟谁在一起都麻烦。你就该像人家香江人学习,别把自己栓住了。”江采才不理会江奕的态度呢,当哥哥的给你意见,你必须听着。
现在可好了,三个女人各有所爱不说,现在再加一个“博爱型”。也就是江守义老人家没有发表意见了,估计他还能在这件事上变出一朵花来。
“你说完了吧?那就去散步消化一下。”
“我还没呢,这里这么多好吃的。”听到江奕要赶自己走,江采不自觉地抓起筷子又夹了两下。
“没吃饱怎么就撑地讲胡话起来了?”
吃饱了撑的,才会乱讲话。江采被江奕噎地饭也没有咽下去,可是却没敢反驳。
江美霞心里顿时打了一个激灵:江采竟然这么怕江奕了?
那自己刚才还这么大言不惭地教训了他,他要是记仇可怎么办?
就在姐弟三人陷入僵局的时候,吃过午餐的韩成斌正好路过,给他们解了围。
“早就听说江老板的大姐到国外去打拼了,今天才见到,幸会幸会!”
一边跟江美霞打着招呼,一边还看了看江文社和赵晓晴。
江美霞和江采都是第一次见到韩成斌,又是好一顿寒暄。
过了十几分钟,谈天气、谈异国风情才结束,韩成斌这才凑到了江奕跟前:“财政部门的高领导又来催了,希望春节前能够拿到第一笔美元外汇。还说部里的领导也很重视,希望发行利率能比美林证券估计的至少低2%。”
“春节前倒是来得及,只是利率这么低可不好卖?”
为了从美林证券那里抢到华国江奕政府发行的第一笔全球债券,江奕承诺至少为高戬副司长争取两倍的认购率、利率至少比美林证券估计的要低1%。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才最终答应不去纽约资本市场,而是放在香江,承销商也从美林证券改为江采旗下的投资机构。
“只有发达国家发债的利率才能这么低,华国根本没办法,再说了,那个评级也达不到,不干!”江采听到韩成斌转述的要求,气得脸都白了。
华国的债券在香江接受度不高,很多外资银行都不愿意把它当作合格的质押物。也就是说,买入的债券大概率只能放在手里等待到期收利息。发达国家发行的国债却可以进行回购、抵押贷款等,随时可以为持有者补充流动性。
“我也知道,这样确实有些过分了。”韩成斌不怕江奕,江奕要求是比较高,可是也讲理,江采就不好对付了:“他们给我们帮了不少忙,申城和泉城那边的住房建设债券现在也批下来了,他们应该是给了我们一些认可。”
江奕这才想起了原委。申城和泉城两市的住房建设债券差不多同时获批,确实解决了很大的麻烦,这意味着自己设计的住房建设模式可以铺开,而且有了这两个地方带头,其他城市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启动了。
“高副司长这么帮忙,咱们是应该给人家也帮忙。再说了,华国的事情也是咱们华国每个人的事情,江采你还没有香江的护照吧?”
“你才有香江的护照呢,你们全家都有香江的护照···”江采这次没有顺着江奕,直到怼完了才发现不对头,于是不再说话,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去了。
“你要是不愿意的话,汉克、李彦茹和科赫那边也有钱,以后高副司长要是记住你了,你可要小心了。”
只是这样一来江采旗下的投资机构可就不好看了。你自己作为承销商却不去投资,而且其他的投资机构都不是香江本地的,这对香江资本市场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韩成斌看着江采的表情,也没敢继续戳他的老虎屁股。
“前几个月从那几个合作的央企那里换了5亿美元赚20亿。月初这么一调整汇率,那些央企会不会恼火?”
“肯定会懊悔,可是他们也从咱们这里占了不少便宜。不是已经帮他们代持了海南的房地产嘛,合作是长期的,以后他们就知道了。”
有了江奕的先见之明,双方合作的收益注定了不会是对等的。
江奕通过合同嵌套的方式替央企代持海南房地产,解决了央企的年底审计问题,免除了相关责任人的决策责任,可是也让那些拿外汇换取人民币的企业亏了不少。
“我也觉得他们其实并没有吃亏,这都是国家政策在变化,又没有人会给他们追责的。不过,”韩成斌嘴巴上是承认江奕说的有理,可是心里还是有些发慌,央企的影响力可不是一星半点:“咱们能不能跟他们一起投资一下,再给他们一些溢价,让他们面子上好看一些?”
韩成斌的意思其实就是用一些账面的利润给合作伙伴一些心里安慰。比如一个注册资本1亿元的企业,江奕一方占股50%的话,需要出资5000万。
可是如果江奕一方以6000万元出资的话,多出来的1000万元就是资本溢价,合作伙伴的出资也会有相似的增值,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价值重估、出现账面收益。
这些账面收益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对冲一下损失,或者证明该笔投资的“英明决策”。
“他们要是有一些好的项目还行。”
“倒是有几个项目,就是这些。”韩成斌拿出了手里的一沓资料,留下了最后几张,其他的都交给了江奕。
江奕看了一下,却发现都是超市、食品加工等一些充分竞争的商业领域,这些领域虽然是今后几年的热点,可是国企都玩不过民企,没意思。
他摇了摇头,把资料全部还给了韩成斌。看来这些伙伴们收益差是有原因的,看不到这些完全竞争市场的残酷,没有认识到国企的不足之处。
韩成斌也傻眼了。自己熟悉的领域,江奕一个也没看上,不只是江奕不满意,那些央企老大哥也不会满意呀。
“江老板,这个···投资额是大了点儿,不知道怎么样?”
江奕对韩成斌已经有些失去信心了。现在他都不看好的项目,还能怎么样?
他随手拿过来瞄了一眼,可是这一眼他就离不开了。
华国联通!
“这个项目···大家都不看好?”
“倒是有几个央企想投资,可是大家都没钱。电信是能赚钱,可是华国电信和移动都把市场占了,没有几百亿也没法自己再建这么多电话线,都得租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地盘上,你摆摊还能不受委屈的?”
韩成斌分析地头头是道,这也是华国联通的致命缺陷。
出生时就是穷人家的孩子,缺少资金自建网络,只能在别人家屋檐下存活。
中间有一段时间拼力跟上,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可是最终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对服务质量“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陷入被动。
“这个倒是可以试试。我们可以给他们20%的溢价,另外我们的寻呼台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场地、运营人员等方面的支持,条件是在同等技术水平下优先使用我们系统内的公司生产的硬件,以及联合研发下一代技术。”
老朋友就是好啊,可以带着自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