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眼神有些恍惚,但在恍惚中又透着坚定。
夏阴星历1019年的时候,这位院士负责的某个项目首先完成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但是在两年后即将发射的时候,这位院士却病倒了,没能看到自己的孩子被长征运载火箭的顶端整流罩保护送到近地轨道。
这位院士在恍惚了片刻之后,轻轻拍了拍不存在灰尘的实验服,对一众学生说道:“大夏空间站核心舱,它的重量是在20吨级,作为大夏空间站组合体控制和管理的主份舱段,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目前为止大夏研制并且成功升空运作的最大航天器。
而我们的这个核心舱,重量是三十吨级,但却抛弃了部分科研项目的设备,只是保证了主要需求功能,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航天员出舱、和部分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
用智能机器人作为空间站的长期维护人员,我们可以减少配置,甚至不需要向大夏和国际空间站那样配备大型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和锻炼区。
但我个人还是有所顾虑,机器人再智能,它也是由程序控制的机械造物,只要是系统程序就必然会有漏洞,只要是由漏洞,就容易导致出现问题。
我们的九州空间站有部分实验区域的设备,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会引发航空航天的大灾难。”
虽然蓝星最有名,最有技术的软件系统专家就在这间实验室里,这位院士还是直言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不过哪怕如此,他也没有说要多放几位航天员上天去执行任务。
计划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根本不可能是说加人就加人的,一旦再增加人手,就必须要改变其他空间的设置和布置,而且很多实验室就根本没有考虑给航天员进入的空间,要求的都是机器人进入,然后让航天员在操作仓里面进行远程操控。
不过顾青对于前辈的顾虑没有生气,他甚至点头认可了这种顾虑。
“王老师您的顾虑是应该的,也是的确会存在的问题。
软件系统不论设计得如何缜密、智能,它终究是编程的智能,肯定会有漏洞,我司的共工系统和智能程序在全球几十亿设备的帮助下,用数年时间收集的数据,虽然已经十分可观,但那都是蓝星上面的正常数据。
我司现在对外太空的数据掌握程度都是依靠咱们大夏官方航空航天公司、研究院提供的文件资料,以及这些年在发射的各类卫星采集的信息。
我依靠这些资料信息,专门定制的机器人系统和太空舱智能管理系统,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
不过我个人可以和你,和大家说清楚一件事。
此次九州空间站上天,哪怕失败了,我也会推动三年内进行第二次空间站升空项目!并且我会筹集更多的资源,去准备下一次的升空!”
对于这种真·钱多到不怕烧的后生晚辈,一众科学家、院士深吸了一口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