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如何勤劳贤惠,也只能维持包括失去了劳动力的两位老人一家三口的温饱,随着两位老人身体逐渐苍老需要吃药,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乡里乡亲也都没有伸出怜悯之手的,直到一天无能为力的小娘子把村中乡里请到家中,跪求他们伸出援手,看到无动于衷的乡里,小娘子无怒无气,只是淡淡说:“既然叔伯们都不愿帮,小女以后只能出身挣钱奉养二老,还希望叔伯们不要多言……”
小娘子靠出身挣的银钱奉养两位老人,还领养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在家,闲言碎语听了不少,她并不放在心上,一直到老兵退役回乡,小娘子把领养的少女推到身前,把实情告诉了丈夫,直言自己出身挣钱,身子已经不干净,以后让少女侍奉当面,转身去厨房做饭去了,老兵愣在当场一时没反应过来,去厨房才发现小娘子已经拿着菜刀自杀了。
老兵痛不欲生安葬了小娘子,把少女谴走,一人侍奉双亲,第二年,也就是周世安知道事情这年,两位老人在知道儿媳的事情之后悲愤交加,在羞愧和自责中双双去世,埋葬了双亲,老兵回家取出陪自己征战沙场多年的佩刀,如同疯子一样,在村里高声狂喝:“我从军多年,在外征战无愧于人,父母在家得贤妻赡养,没想到我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的太平世道,竟然能逼的我妻走投无路卖身奉养父母,乡亲们冷眼旁观,真不应该,我这一生不愧天地,不愧父母,不愧乡里,只愧我妻一人,我恨!我愧!你们会为自己的冷血付出代价……”
老兵的行为让乡里以为他是父母双亡悲痛之举,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老兵喊完最后一句抽出腰间尽是豁口的劣刀扑向他们。
老兵杀了村中妻子当时跪求的四十人,这四十人是妻子出身之后落井下石的人,有些可恶之举他也是从家中妻子养女口中得知,人性的丑陋不堪入目。
杀人之后老兵提着四十颗脑袋摆在妻子坟前。
“跟着我你没享一天福,受苦受累还遭人欺负,我无能,今天给你出口气,到下边我就用这把豁刀护着你、保护你……”
老兵说完仰天悲啸,用他一直骄傲在战场上杀敌的大刀隔断了自己的脖子……
四十条人命,这可是大案,县令将来龙去脉详细记录呈到刑部,刑部尚书和侍郎也都无法定性案件,最后呈到了皇帝周世安面前。
周世安看后心中郁闷,他也是从基层小兵摸爬滚打出来的,知道士兵忠孝不能两全,不能尽孝一直是所有将士最伤心的。
老兵娶妻如此,善待双亲,本应是是幸福的生活,可是没想到竟然会酿成一场悲剧,人性的善在小娘子身上如此美好,可是人性的丑陋却在善面前又那样不可一世。
周世安因此还颁布一条法令,凡军中战士家有父母妻儿,各县属乡管做好登记,有实际生活困难,乡里青壮轮流帮农,县府出资应援,如有悲剧再生,乡里连坐。
可是凶案又该如何定性?只判老兵行凶,军中必然会有骚乱情绪,那些冷血的乡里也确实其心可诛。如果判乡里失德失心,又会引起寻常百姓的恐慌。
周世安最后大笔一挥,没有留下姓名的小娘子孝心可鉴,封为孝女,建其坟茔为庙宇享受香火供奉。
老兵征战有功,有伤于民,罚其为乡里守护,同葬于孝女庙,塑身值守。
被杀的四十乡邻虽罪不至死,却有杀人之情,官府出资在孝女庙外修建坟茔分享香火,以慰魂灵。
正是这样一件事,让周世安决心尽快收服修行者和妖族,虽然他心有天下,但是在他心里,人族还是优于妖族。
在高大监汇报宛丘的局面之后,他当机立断,许诺宛丘妖族可入朝律殿后直属皇室的诱人待遇……
可以说皇室这次是对宛丘势在必得。叶知秋先一步离开洛阳之后,高大监拿着皇帝的圣旨和兵符,调集了包括洛阳在内,五天之内能赶到宛丘的所有大宗师将近一百人,小宗师更是多达近千,精锐军旅三万余,神机营也被尽数派遣到宛丘,可以说周世安这一次把自己笼络起来所有的修行者都压了上来。
叶知秋回到宛丘,知道是时候该回风家好好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