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城被袁恒业占据之后,府库被洗劫一空,石正峰派出官吏到附近的县城去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东拼西凑,终于凑够了十三万两白银。
石正峰叫人抬着一口口大箱子,进了青石城,袁恒业叫手下士兵打开那些大箱子。
楚军士兵们把一口口大箱子全都打开了,箱盖一开,满眼全是白花花的银子,袁恒业眼珠子都要叮到银子上了,口水顺着嘴角就往下流。
袁恒业是袁百寿的庶子,而且他的母亲也不怎么受袁百寿的宠爱。在袁家,袁恒业就是一个不受待见、打了折扣的少爷,那些得宠的奴才都敢在他面前放肆。
在家里受够了白眼、冷落,到了杞国,袁恒业一下子就成了活祖宗,为所欲为,袁恒业怎么肯舍得离开杞国呀。
但是,吴军随时有可能会杀过来,袁恒业为了保住小命,只好带着银子离开。
在袁家,袁恒业一年只有一千两银子的例钱,现在,一下子就从杞国敲诈来了十三万两银子,袁恒业笑得是合不拢嘴,心想,有了钱到哪都是大爷,离开杞国咱到别处快活去。
袁恒业叫手下士兵们检查一下,银子够不够数,士兵们手忙脚乱地检查了一番,告诉袁恒业,这些银子加在一起正是十三万两。
袁恒业呵呵笑着,两只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说道:“把银子都装车上。”
士兵们把银子都装到了马车上,足足装了几十辆马车。
袁恒业大手一挥,说道:“走,咱们回楚国。”
袁恒业带着楚军官兵们押着一辆辆马车,摇头晃脑地出了青石城。青石城外,杞国百姓们躲在路边的树林、草丛里,看着这些楚国官兵,恨得是咬牙切齿。
楚国官兵占据了他们的家园,侵夺了他们的财产,伤害了他们的亲人,他们和这些野蛮的楚国官兵不共戴天!
杞国百姓们对这些楚国官兵恨是恨,但是,他们毕竟是一群卑微的百姓,没有和这些楚国官兵对抗的力量。
乱世之中,枭雄可以叱咤风云,翻江倒海,而百姓只能像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袁恒业得意洋洋地押着银子向楚国行去,行走了一天一夜,走出了杞国,进入了楚国境内,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吴军,袁恒业那提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下。
天近傍晚,夕阳西下,天地之间镀上了一层金光,袁恒业四处看了看,附近荒无人烟,连个投宿的地方都没有。
袁恒业叫道:“大家停下来休息休息。”
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楚军官兵们也很是疲惫,立刻停了下来,或坐或躺,摆出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袁恒业骑在马背上颠簸了一天一夜,按理说他也应该很疲惫了,不过他却是精神抖擞,翻身下马,朝着一辆辆马车走去,看着马车上的大木箱子,喜气洋洋,不时伸出手去在大木箱子上面拍一拍。
袁恒业视财如命,晚上睡觉都得抱着银子睡,这十三万两银子,袁恒业每天翻来覆去的,最少要看上十几遍。
一个军官走到了袁恒业的身边,说道:“小三爷,这么多银子,咱们往哪放呀?”
袁恒业说道:“等到了寿春,咱们悄悄地把这些银子都存到钱庄去,记住了,你们谁也不能给我走漏了风声,否则我拧下他的脑袋。”
军官连连点头,“卑职明白,卑职明白。”
寿春是楚国东部的一座大城,在袁氏家族的势力范围之内。袁恒业之所以要偷偷地把银子存起来,是害怕他父亲得知这件事之后,把这十三万两银子收走,充作家族公产。
袁恒业和父亲袁百寿之间没有多少亲情,袁恒业对袁百寿有的只是畏惧之心。
五百楚军官兵停下来安营扎寨,生起了篝火,架上锅,煮饭。袁恒业一直守在装有银子的大木箱子旁边,好像这些大木箱子会自己长了翅膀,飞走似的。
一个军官端着一个饭碗走到了袁恒业的面前,说道:“小三爷,咱们走得匆忙,也没带什么好吃的,委屈您了。”
军官把饭碗递给了袁恒业,里面装着稀饭,稀饭上面盖着几条咸肉,还有几片青菜。
袁恒业守着十三万两银子,心里都乐开了花,吃糠咽菜都能咂出滋味来,他端着饭碗,风卷残云一般,吃了个干干净净。
袁恒业放下饭碗,嘴里的饭菜还没嚼净呢,叫道:“时候不早了,大家都休息了吧,明天天一亮咱们就赶路。”
袁恒业迫不及待地要赶回寿春,把这十三万两银子存起来。楚军官兵们则是怨声载道,跟着袁恒业这么一个不受待见的少爷也就算了,这袁恒业还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
十三万两银子是多,那是真多呀,装了一车又一车,但是,袁恒业一两银子也不会拿出来赏给官兵们,官兵们心里能没有怨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