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彦良接到了中山国国王沙连海的求援信,立刻做出反应,一边调动军队向秦赵边境集结,威慑赵国,一边给赵元琦送去国书,要求赵元琦立刻停止进攻中山国。
赵元琦接到了赢彦良的国书,撇到一边置之不理,命令前线的赵军继续猛攻,要以最快的速度灭掉中山国。
赢彦良见赵元琦如此不给面子,勃然大怒,命令黄景升率领景军攻击赵国。中山国是秦国在东方的盟友,是秦国牵制赵国、魏国、燕国的重要力量,秦国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山国被灭掉。
黄景升率领景军抵达秦赵边境,巡视了一番,明白了赵元琦为什么这般嚣张。赵元琦在秦赵边境修筑了坚固的工事,任命老将廉笃在这守卫。
廉笃最擅长的就是守城,这天下以守城能力而论,廉笃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黄景升考虑了一下,直接攻击赵军的话,秦军势必会伤亡惨重,还不一定能攻破赵军的防线。
想来想去,黄景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灭掉魏国,从魏国绕道攻击赵国。黄景升率领景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了魏国,把魏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黄景升攻入了魏国,赢彦良和赵元琦都很震惊,赢彦良责问黄景升,为什么不遵守命令,为什么不攻击赵国,而是改道去攻击魏国?
黄景升不慌不忙,写了一封奏折,向赢彦良陈述利害关系,说明攻击魏国是上上之策,直接打赵国是下下之策。
赢彦良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觉得黄景升的话有道理。秦国统一天下的方针是先弱后强,赵国是强国,现在就与赵国展开决战,硬碰硬,会使秦国大伤元气,不利于以后的统一战争。
秦国打魏国,如果赵国来救援,就解了中山国之围,如果赵国不来救援,秦国就吞并魏国,即使赵国最后把中山国灭了,秦国也不吃亏。
政治博弈考虑的是利益,而不是友谊,为了自身利益,秦国只能拿着中山国的生死存亡去试探赵国。
赵元琦得知秦军攻击魏国之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大多主张救援魏国,有的言利,有的言义。
言利者说,魏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如果被秦国吞并了,秦国实力大增,对赵国大大不利。
言义者说,魏国与赵国同属三晋,同根同源,同是华夏正宗,不能任由秦国这蛮夷灭掉魏国。
赵元琦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继续攻打中山国,在赵魏边境搞出些声势来,做做样子给魏国看,给天下人看,别让人家说赵国薄情寡义,置魏国的生死于不顾。
赵元琦心想,赵军已经深入中山国境内,如果这时候撤军,势必士气受挫,中山军要是趁机反攻,连赵国本土都会受到威胁。到时候,魏国救不了,中山国灭不了,赵国还要遭受秦国、中山国的两面夹击,可就变成天下笑柄。
秦军攻击魏国,最恐慌的人自然是魏允吉,魏允吉慌忙派人向赵元琦求援。魏国通
往赵国的官道上,络绎不绝,满是送求援信的快马驿卒。
赵元琦给魏允吉回了一封信,叫魏允吉一定要坚持住,十万赵军不日就会抵达魏国,与魏军合力消灭秦军。
魏允吉看到了赵元琦的心,长出一口气,一边组织军民抵御秦军,一边等着赵军的到来。
可是,魏允吉盼星星盼月亮,盼得心儿都焦了,连一个赵兵都没盼到。魏允吉派人去催促赵元琦,同时,还派出探子去边境一带打探消息。
很快,催促赵元琦的使者回来了,告诉魏允吉,赵元琦拍着胸脯保证,赵军马上就到。
这次,魏允吉没有轻易相信赵元琦的话,他等着探子回来,探子告诉他,边境一带的赵军守在城堡里,根本就没有救援魏国的意思。
魏允吉如坠冰窟,像是被人把浑身的骨头抽去了似的,一下子瘫坐在龙椅上。
赵元琦放弃了魏国,魏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抵抗秦军。
魏允吉命令明宝率领最精锐的五万魏军,与黄景升的三万景军决战。
明宝的魏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是,黄景升的景军与魏军相比,以一敌十。双方在平原上遭遇,展开了一场大战。
打了不到一个时辰,五万魏军就支撑不住,溃败下来,景军冲杀上去,一口气追杀出几十里路,杀得魏军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黄景升传下命令,让魏国各地的军民开城投降,如果不投降的话,城破之后,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