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在自家院子里,萧鹏闷闷不乐的在那里喂锦鲤。
这是杨猛给他带回来的,萧鹏说说要在自家院子里修池塘养锦鲤,结果他回来的太急了,并没有买锦鲤,倒是杨猛没忘这事,回来给他带来了一大堆。当时没办法,萧鹏的游泳池里面都养着这玩意。。。。。。
等到池塘修好了,杨猛天天凑这里喂锦鲤。萧鹏很不明白,怎么杨猛对这些鱼这么上心,结果杨猛给的理由简单粗暴:等着吃!
后来汽车餐厅修好了,他在那边修建了大片池塘,里面都是锦鲤,搞得那群倭国来的年轻人玩命拍他马屁,说什么没想到杨猛除了战力超群之外,还有这么有涵养的一面。只有萧鹏知道,他有个屁涵养,这丫是吃锦鲤吃顺口了!
现在被炒得最贵的宠物,应该就是锦鲤了,现在一条几万块那是毛毛雨,前段时间在倭国,一条锦鲤卖了270万人民币,这还不是历史上最贵的锦鲤,历史上最贵的一条,叫做‘楼兰’,在九十年代初期,那条锦鲤就价值两千万人民币(当时的人民币)。
‘锦鲤’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华夏,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里,就出现了‘锦鲤绕岛影’的诗句,华夏民间也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利于经常与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相联系,传统剪纸、刺绣里,都有鲤鱼图案。
但是现在这价格高昂的锦鲤,却不是华夏人说的‘锦鲤’,而是倭国人从华夏引进鲤鱼后,培养的一种观赏鱼。
呃,当时倭国人把鲤鱼养起来,目的倒是很单纯,就是为了在冬季能吃上鱼肉。
后来在倭国新泻县的小千谷市,人们发现曾经饲养起来用来吃的鲤鱼发生了突变,变成了红白黄等多种颜色的鲤鱼品系。养殖者就开始利用杂交选育技术,培育出了很多花色品种混合的优良品种的锦鲤。
特别是1914年东京大正博览会上,倭国锦鲤第一次面向全世界正式展出,当时展出的27尾锦鲤获得了第二名的大奖,而其中有八条献给了当时的皇太子裕仁,放养于倭国皇宫周围的护城河里。
从此锦鲤就开始在倭国流行起来。由于数量稀少,平常百姓难得一见,所以在倭国,锦鲤又被叫做‘富贵鱼’‘神鱼’。后来流传到民间,老百姓也开始养起锦鲤来,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
这也让锦鲤有了市场,品种也从最早的几个演变成目前一百多种,其中最贵的三种被称为‘锦鲤御三家’,分别是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培养出这三种锦鲤来,那就意味着最起码最起码,五位数到手了。再根据品质来说,几十万几百万也不是不可能。
再往后倭国人又把倭国锦鲤和日耳曼革鲤进行杂交,培育出了日耳曼黄金、日耳曼红白、秋翠等革鲤品系的锦鲤,特别是出现了更为稀少和昂贵的金银鳞的革鲤品系,锦鲤的价格是越来越高!
当然,锦鲤价格虽然高,繁殖率也高,但是想要培育一个好的锦鲤,那难度更高!这不仅和养殖方法有关,甚至主要是靠运气!想要繁殖出价值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级别的锦鲤,靠的还真就是烧香拜佛。
这是因为锦鲤的色质、花纹和体型等,并不是单一基因锁决定的,即使使用现代科技技术,不管怎么杂交怎么转基因,都没什么效果,就是个看脸的活,所以即使是这父本、母本都十分优良的锦鲤,在饲养过程中也可能成为被淘汰的一代。
而锦鲤的淘汰率能有多高呢?打个比方来说,一个鱼塘投入十万条锦鲤苗,如果这十万条锦鲤全部成活,在二十五天时候就要经过第一次筛选,这一次大概就要去掉95%;再培育一段时间,又要淘汰95%;也就是说最后这十万条鱼苗里,只有四五百条有资格接受培养,等到这些鱼苗长到三十公分的时候,这十万条也就剩下二三十条了,而那些长到一米左右的大锦鲤,至少需要培养四到五年!
(说句题外话,在第二次锦鲤育苗淘汰的时候,那时候大概也就不到十公分长,很多有经验的饲养者会看那些锦鲤的花色,觉得不是优良品种就可以淘汰了。那个时期的锦鲤是十分便宜的,是最好的入手时机,经常会有捡漏的情况,有兴趣有条件的可以买一些回去养着玩。在琴岛某中学内有个喷泉,里面就养殖着很多锦鲤。都是特便宜的那种,放在那里也就给忘了,后来清理喷泉的时候,里面的锦鲤都有半米多长,就被老师们分了分带回家,有的拿回家养,有的直接吃掉。有一个女老师,叫做孙臻彧,她正好带着她当时那英俊潇洒又有见识的男朋友去学校玩,发现里面有一条大正三色,体型极好,于是在2006年的时候,那条鱼就卖了八千块,好好的发了一笔小财。当然,现在想想还是卖便宜了。)
当然,锦鲤也有好处,那就是。。。。。。太好养了!毕竟锦鲤的祖先就是普通的食用鱼,适应性那不是一般的高!对水温水质要求都不算高,有个水池子扔里面就活的很舒坦。而且这玩意什么都吃,就像那学校里的锦鲤,压根就没人喂养,就是靠着吃水藻活到那么大。。。。。。
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养锦鲤了,毕竟这玩意寿命长,一条锦鲤养好了能活七十年!
不过在萧鹏这里,锦鲤想活七十年?那实在是太难了,架不住有人天天吃不是?而且杨猛倒也实在,看到有美女来吃饭,肯定送一条锦鲤小做纪念,所以,这里的锦鲤数量一直保持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