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到,一个熟悉的气氛。
那气氛,英雄豪情,充满不平。
我去因为我想去,一个熟悉的场景。
这场景,快意恩仇,立万扬名。
黑暗来了。那个姿色明亮,神态高傲的太阳又要躲起来了,而且一躲就是整个夜晚。树上那几只装腔作势的候鸟,好像南飞了。树下爬爬挠挠的几只土鸡,也停了下来看着我,一脸要什么没有什么的样子。有鸟,告诉你,我也一样的,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办法,出离的心,还是要被捆绑着去轮回。可我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怎么好?要不然这样,趁着薄暮再让店家烫一壶酒来。
阴影并不能覆盖这里的山山水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我们总是在自己应该在的地方。其实,若想品尝功成名就的滋味也不难,只需要在最美妙的梦境中,插入一段现实即可。
泠泠少年不过三,霜刃贯日散成尘
满堂花醉千夫指,易水一遇误终身
相望江湖有从容,夕照最妖斜。故人重逢,感怀怀旧,个中滋味又能与谁说?老尽无一语,承平三少年。朝天一问:怎么才能达到绝对的知识呢?我们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青葱岁月。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对他们来说,也许过去的不良,已成了人生极其重要的时间段。春季疲软慵懒,在轻歌曼舞中寄托流年,人生意义何在?时间已逝,而功名无着,还未成英雄而近两鬓斑白。想起这些,刘白颇为感慨:
“在这个朦胧的世界中,阳光的存在是短暂的。而在每个狂喜的瞬间,我们必须先去尝尽那个痛苦至极。结果又能怎样?”
不单单是刘白,周武也难免唏嘘不已。之前的之前,就发现自己也成了与别人无异的面孔。朝气蓬勃已变得模糊不清了,偶尔还会失去不见。不过,他一直迷信着幸运的神,会有那么一天驾临:
“一个人在世人心中的份量,并不在于他生前有多少人为他歌功颂德,而是看死后有多少人为他垂泪。我是希望交城的水,只浇交城而不浇文水,可是不然。一切发生竟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真有些无奈。自损精神不说,还累及了其他。”
“时也,运也。有时候就是这样,自我意识渴望和上帝相似,而我们需要超越这个物质世界。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手段而已。这可是当初你说的。而且我们都信以为真。”
往事不堪回首,刘白也不愿再提起,可旧日的情景总是在不经意间跳出来,似乎非要讨个说法,要个名分不可。
左岸如我的人,右岸似我的神
抬头星辰日月,融合成个我们
是非成败转头空,张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回忆的,风华少年或许在他那里已成了案牍文字。他转过身来,微笑着看着昔日的伙伴:
“一个人高谈阔论不去实践,自然没人在乎,也不会有人去响应他,所以最终他会一事无成。有些事要做了再说,才有说服力。若能遇见那种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气候,若不发难,更待何时?”
张扬的话很好理解,一个意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另一个意思: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们是来做主人的。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他们可不是传统文人那种,既酸文轻高,又热心政治,还不免有种国士情结。在政治家面前,会产生待价而沽的心理。试想,连靠近政治中心的士人,都不免受冷落或者遗忘,更何况他们几个小人物。
“张扬说的是!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片乱象的关头,你不折腾些故事来,谁认识我们?”
“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可往往是人算不如天算。”
“姜太公渭水垂钓,非贪天之功,就是得益于文王的八卦一算。”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李光明要来殉爱情,所有决定还是由我们自己来做出的。我突然想起一个事件来。”
“张扬,不会又是你经历的那些离奇悱恻的案子吧!”
“轮回是一种神经性的效应,也是一种来世属性。我们都被诅咒了。”
……
对于伙伴的调侃,张扬从来不生气。自己不过是法院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作人员,他是有自知之明的。另外他也会不着痕迹地用玩笑把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岔开,然后,去谈天说地讲究女人。他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可他真得不是法官。
“有位秀才屡试不第,又逢大比,强打精神,再次进京赶考。途中偶感风寒,下榻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盘桓其间,他做了三个梦。
第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梦到下雨天,他戴着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张三米乘以三米的大床上,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但不像是一个自我创造。”
“秀才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找当地的阴阳先生来解梦。那算命的一听,拍这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墙顶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没戏吗?’秀才听罢有些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不是虚无,即是哀怨。周武研读周易,也很会解梦的。”
“易学,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这种事情,最高指令必须来自于天庭大领导玉帝之。无论怎样?恩泽万民的功名必须要记在玉帝头上。”
“有教无类,理性怎么能做到呢?整个地球人都知道。”
“你应该说是对自我的确信。好了!还是听法官大人讲案子吧!”
“话说,秀才准备行囊,店家感到非常奇怪。忙问原因,秀才如此这般叙述了一番。店家听后笑了,‘哈哈,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能行。墙上种菜,不就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说明这次你是有备无患;跟表妹背靠背,验证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
秀才一听,觉得店家的解释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呢?居然金榜题名。”
“故事完了?我觉得这是个观念的力量?要不还是听听周公圆梦。”
“刚才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有个砍柴的从这里走过。”
“很奇怪吗?”
“樵夫哎!先于我们,每次都是他来引有缘人进入儒释道三门的。”
“确定是樵夫吗?你不确定,就不能描述他。从前有一个姓张的后生,以打鱼为生。他只需要每天给袁守城一条金色鲤鱼,就可以在泾河里随便打捞。网一撒,保准百分百的有收获。什么时间捞,能捞多少,卖几个钱,这全在袁守城的掌控之中……”
一个少年英雄,口若悬河着壮怀激烈的事情,可能完全出于彻底的无心。居于家中过着单调的生活,偶尔参加一次旧友的聚会,也会想起曾经少年时的鲜衣驽马,指点江山。从此便闲不下来,可能吗?
情趣不在靖边楼,已然惯使占鳌头
中原逐鹿行鸟事,易水作歌耍风流
投笔做英雄,钢枪一杆,祖国山河一片红。血脉喷张的故事,充满感动。竞文弃武装,蟾宫折桂,更新着人生历程。平庸的身份,让他难以忍受。男儿活着要像一条龙,不能像条虫。
“小城不大,但那是我们的世界。出了这样的事,我是不知道所有人的悲喜情绪。我只是看到一大群人在那里张望,挥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