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套草原以北百里地方,就是著名的龙城所在地。龙城名为城,其实认真说起来的话,也只不过是一座土垒城堡而已。经过汉匈几十年不息的征战,年深日久,损毁严重。这座土城早已经失去了该有的防御功能。
匈奴单于羿稚邪的十万多精锐骑兵,其前后三营就驻扎在龙城内外,从春末到夏中这数月的时间里,与汉军交锋几十次,互有胜负,却始终没有突破对方以朔方三城为呼应组成的坚固防线,不得前进半步。
在所有忠于王庭和单于可汗本人的力量当中,这已经是最精锐的部分。他这次全部拉了出来,为的就是一鼓作气,彻底击败汉军,重新夺回河套草原这个对匈奴来说至关重要的地方。
只不过,这几个月来的作战经历并不顺利。时至今日,在与汉军的激烈对抗中,随在军中的匈奴王庭高层才终于领悟到,当年仓促的放弃河套草原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
当初雁门关兵败,在大多数匈奴人想来,暂时的放弃这片地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等到回去重新集合力量,卷土重来的时候,还会照样掌握在匈奴人手中。这样的拉锯战,在过去的近百年时间里,双方已经进行了无数次。
然而这一次,他们完全判断错误。这是一种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匈奴人没有料到,他们逐渐失去的,将再也没有机会夺回来了。
与从前打胜之后退回雁门关内据守不同,汉军完全改变了做法。他们竟然在最短的时间内筑好塞上三城,并且派重兵驻守。三城各自占据了显要位置,互为犄角,牢牢地阻挡住了匈奴骑兵南下的步伐。
这样所造成的恶果,在这次匈奴大军进攻的时候,终于彻底的显现了出来。因为地形的限制,大规模匈奴铁骑的威力根本就得不到施展。
而他们的对手,黑鹰军的作战能力经过这几年在互相较量中不断的成长,早已经经验丰富,真正成为了匈奴骑兵的克星。两军对阵,匈奴人根本就讨不了半点儿好处。如果不是因为汉将军庞信的叛变,才在机缘巧合之下歼灭了黑鹰军三千人马,单于可汗亲自统帅的十万精兵,几乎就是一无所获。
这样的对峙过程,令单于羿稚邪在这些日子变得十分暴躁。速战不得,后退不能,光全军消耗掉的粮草辎重,累积起来报到他眼前的时候,也已经让他十分抓狂了。
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什么时候打过这样窝囊的仗!眼见得军中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单于羿稚邪日夜与王廷大臣各部落王商议对策,却一直也没有拿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
其实在很多匈奴贵族心中,已经萌生出了退兵的念头。只是没有人敢首先开口说出罢了。因为,单于可汗口中的意思很坚决,那就是他绝不容忍这次再失败。
然而只说狠话是没有用的。几天之前,当草原西部的休屠王和浑邪王部被汉军彻底打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这样的噩耗,一下子就击垮了很多人的信心。
战局的胜负已经变得扑朔迷离。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对胜利抱有绝对的信心。其实国师张中行已经暗中劝过单于羿稚邪,把当前麾下这支孤军面临的危险形势详细解说给他听。然而,也不知道是愤怒使他丧失了理智,还是他心中真的以为,凭借着手中的十万精兵真的就可以纵横无敌扫荡天下了。反正,单于可汗继续作战的命令很坚决。
不过,这两天以来,大单于的情绪变得有些反常,一改阴沉暴躁不耐烦的面孔,频繁的接见了大批的千夫长以上军中将领。这让一些并不知道原委的人感觉到有些奇怪,难道是要开始大战了?
不到最后的关头,低级的将士们是不知道即将要发生的变故的。而那些亲自听单于布置过作战任务的匈奴将军们,他们心中的震惊却并不为人所知。在事情展开之前,没有任何人敢泄露大单于的密令,否则,下场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惨不堪言。
一些暗中的准备,就在很多人还毫不知情的时候开始了。即便是积极备战的匈奴骑兵们,他们也以为战斗的目标是对面的劲敌黑鹰军。却从来没有想到,大单于传达给将军们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去吞并横跨半部草原而来的浑邪王部。
龙城风,关山月。浩瀚的大漠风尘,呼啸而起到达这里的时候,似乎也已经变得软弱无力。
残缺不全的磊土城墙上,草原之王大单于羿稚邪静静地站立在那儿。远近不一的篝火燃遍了夜色,有战马在轻轻的嘶鸣,那是已经装备齐全的骑兵勇士们就要准备出发了。
背靠龙城而建起的中军大营那里的火光很明亮。在月光和火光的双重辉映下,一排高高的旗杆上所悬挂着的几十颗头颅上面血迹未干,想来那些人应该都死不瞑目吧!
说起来,那些人也都是匈奴的勇士。他们不应该死在这里,他们的归宿,应该是在两军厮杀的战场之上,应该是在万马奔腾的沙尘中……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终究还是死在了这儿,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单于面色冷酷,护卫的草原勇士数以千万计簇拥在周围。这些铁血骑士无比忠诚,他们的刀与箭只听从大单于的指挥。鸣镝所向,视死如归!
在大战之前死去的那些人,就是来自西部草原的浑邪王部族。真是可笑,浑邪王竟然派出和自己长得十分酷似的兄弟来此,这等拙劣的把戏,也敢在他单于可汗那双锐利如同鹰隼般的眼睛里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