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千年以来,世间称王称霸者,不可计数。而随着时光流逝,大多皆身死名灭,化为尘土,最终归于虚无。
而被人称为楷模者,也不过三代圣王,尧舜禹汤,寥寥数人而已。自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君王,都把这几位称为至圣至贤,顶礼膜拜,尊崇虚荣,不可胜计。
汉初以来的几位皇帝,为了标榜自己的贤德,也是把这几位圣王事迹列为必修课,把他们捧上神坛,大力宣扬赞美之。
然而,在大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刘彻眼中,三代圣王们离得太遥远了,遥远的有些面目模糊不清。他不需要朝拜这些远古的泥雕木像,他心中狂热的崇拜者,从很小的时候就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大秦皇帝秦王政!
毋庸置疑,如同战场上的武将都崇拜横绝八荒的西楚霸王一样,自秦朝之后的君王,也无不向往建立如同秦始皇帝那样千古一帝的伟业。
汉承秦制,得到了很大的便利。百余年来的发展,更是进一步完善了大秦王朝建立的各项制度。刘彻有时候会想,如果秦朝没有灭亡,按照始皇帝留下的规模继续发展到今天的话,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他曾经设想过很多种可能,但每一次都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以秦始皇帝为偶像的刘彻,一直相信自己是具有天命之人。就算是被太医院明确告知他所患的宿疾已经很难治愈,他也没有放弃这最后的一丝努力。长途跋涉千里出行的最终目的,也不过是想要求得延长生命的良药而已。
而这位他很早之前就听吾丘寿王推荐过的东海尊者,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不久之前献上的那几颗丹药,他服用之后马上就感觉到了极佳的效果。以最近两年从未有过的良好精神状态登临泰山之巅,就是一次最好的检验。
皇帝刘彻欣喜若狂之余,马上请教东海尊者,是否有良方可以彻底的治愈他体内的隐疾?而对方却并没有随便乱打诳语,略微思考之后,只是态度认真的说,天子之疾,世所罕见,他自己还没有那样的手段。
皇帝很是失望。不过东海尊者随即又说道,东海之大,多有神仙居处。如果去海上虔诚寻求,必定会有一缕仙缘可求。
在从前的岁月里,皇帝曾经听说过无数次关于海上仙岛的传说。只是可惜,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始终也没有真正的寻求到丝毫的踪迹。本来他都已经灰心失望了,但今天东海尊者的一番话,又重新激起了他心底深处对于仙道的渴望。
“海上有仙山,飘渺云海间。只待有缘者,结界抱归元……陛下,我们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如果空手而返,岂不终生余憾?”
正是东海尊者这最后的一句话,让皇帝刘彻最终下定决心,来琅琊郡海边碰碰运气。只不过,如若他能够提前预知这趟行程的最后会遭遇什么的话,不知道他还会不会要坚持呢!
自从泰山上下来,一直到东海琅琊郡,这中间走走停停总共五六天的行程,跟随的
朝廷官员们很少有机会能够见到皇帝。这本来有些怪异,但却没有人敢于提出疑问。因为现在主管整个出巡队伍一切事宜的倪宽,已经明确的传达皇帝口谕,陛下安心静养,无大事不得惊扰。
现在谁都知道,皇帝身边权力最大的就是这位左内史大人倪宽和侍御史吾丘寿王。如果再加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那位东海君,可谓是权势滔天,没有人会在这个档口上招惹他们。
车马沿着大道行进。烟尘滚滚,遮蔽天日。沿途警避,皇帝仪仗还是如同离开长安时一样威武庄严。大汉龙旗被秋风拂动,艰难跋涉在旗角下的太史令司马迁抬头看了一眼灰色的苍穹。猎猎风尘浸染了他的面容,身上戴着的镣铐磨破了他的手脚,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痂。
这位戴着枷锁行走的年轻史官,短短数日之间,却好像已经苍老了十岁。他此刻心情异常沉重,望着漫漫前路,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有些艰难。
难的不是脚下行走的路,而是手中记叙的笔!
司马迁并不知道出巡结束之后,自己会有怎样的结局,更不知道将来会经受怎样的劫数。但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自古艰难唯一死,留取史笔照汗青!不过如此罢了。
中途休息时,司马迁坐在路边大石上,研开笔墨,平息下心中的情绪,尽量不使手掌颤抖。然后,开始工工整整的书写平铺在膝盖间的史册簿子。
“那家伙又在写什么?”
“管他写什么呢!一个小小的太史令,成不了什么气候。”
“切不可大意!此人倔强得很,又不识时务,不知变通……如果任由其胡乱编篡史书,恐怕将来对我们大大的不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