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唐祖佑的堂客苟氏,当时也算是向家村的大家。
但是家财和高衍堂唐家比起来,还是稍显腰杆有些不足的。不过这位苟氏据说贤惠得体,高衍堂不敢轻视这件事。
尤其作为在高衍堂的主事人,年幼的叔叔唐大省,当时却还没有成年,站出来也只是摆个样子而已。他虽然掌管着钱财,但是在侄子唐祖佑的私事上,还是只有任着唐祖佑自己决定。
按照我听到的版本,那个后来成为故事主角之一的阿香,也许很多年以后不会有人记得,就是有人提起,也只是当成了故事的主角之一而已。
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了,据说就是在唐祖佑接阿香过门的日子,最终还是闹出了事情来,使得高衍堂和阿香,最后都成了弘扬堂乡民,许多年以后的故事。
因为是纳妾,加上唐祖佑当时在家也不掌权,所以高衍堂没有大宴亲朋。不过因为唐祖佑风光了一阵,至少当时他的狐朋狗友,还是来了不少,甚至弘扬堂附近有头脸的,也有不少人到来祝贺。
当时因为是纳妾的仪式,对方女方家里又没有居所,所以唐祖佑都不用亲自去接人。只是嘱咐了几个高衍堂里年长的佃户长工,早早雇好了迎亲的轿子,到了吉时把人送到高衍堂里来便好了。
可是这天下午,据我后来听到的故事,其中有不少人是亲历过的,所以听来倒也让人感觉到身历其境。
当时还没有等到那阿香进门来,高衍堂这边却遭遇了一件大祸事。要说其中的根由,却也和这佑二爷唐祖佑分不开。
因为毕竟算是自己的好日子,加上又得偿所愿,唐祖佑带着一帮人,在高衍堂喝茶胡吹。
有人为了庆祝,私底下给他带来了好烟土,他自然乐得当时便和大家一起分享。没有想到大家正高兴的时候,忽然听到长工说门外有人,在唱莲花落讨钱,而且让新郎官出去随喜,已经打发过了,可是人家偏偏就不走。
要知道这唐祖佑本来想着大喜的日子,随便打发一点随喜讨个吉利就好,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了。没有想到长工第二次进来禀告,有个损友便不知轻重的,说了句你自己都拮据了,还掏着银子往外周济,那些逃难要饭的,徒惹人笑话了。
谁知道这句损话,便大大刺激了佑二爷唐祖佑的少爷脾气。因为当时大家躺在床上,不理也听不清外面的动静。谁知道这日高衍堂外面,还真聚集了不少要饭的。大家竹板木棍敲得叭叭响,一声一和的唱着莲花落。
出来的人听口音便都知道,这些要饭的是河南的人居多。要说这河南人也真可怜,因为地处黄河周边的缘故,历朝历代遇到大水,往往都是无处藏身。遇到干旱的年份,往往都是颗粒无收。所以历来河南多乞儿,倒是地理位置使然所致。
随着外面的动静一大,加上屋里的人抽的高了,迷迷糊糊的自然听得烦了。放纵惯了的唐祖佑,便使人出来赶人。没有想到这些乞儿轰然应声,开始还唱些好话,看到主家不理不说,还让人驱赶这些人,于是大家便起哄着诉说一些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