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杨元演重创南衙禁军之事已经在龙牙城传开了,冯缭赶到龙牙城时,田城、高绍、杨钦等人都早已经听到消息从黔阳赶过来,想要确定韩谦对时局的看法。
周处、孔熙荣他们在龙牙城里,甚至还带着武官在沙盘上做战事推演。
大家都暗感信王杨元演的武勇,是决定这场大战的关键,换作叙州诸将任何一人,以这种率少量精锐直接冲击对方中军阵列的打法,都是自寻死路、必败无疑的下场。
“大人统军,能否赢得此仗?”奚发儿看到奚夫人及他父亲奚昌与冯缭从鸡鸣寨回来后也很兴趣的看他们在沙盘上推演静山庵战事,饶有兴致的问他父亲。
“淅川一战,不比这更艰难?”奚昌见儿子随意质疑韩谦,伸手便要抽他。
冯缭看了一会儿战事推演,问田城他们:“大人他对此战有何看法?”
田城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得知消息,便第一时间上山,大人还未曾就这事说过什么,仅说你可能近日会从岳阳赶回来,等你回来后让我们再一起上山去见他。”
淅川一战,龙雀军或者说韩谦的强悍战力体现在绵密无隙的“守”上,但说到凌厉破坚的“攻”,冯缭也不觉得韩谦会比信王杨元演更强。
即便南衙禁军心思不定,但信王杨元演渡江后手下能指挥的兵马人数不到南衙禁军的一半,心思还更不稳定。
除非叙州有哪个勇将,能有信王杨元演这样的武勇,再率领千挑百选的一批精锐健卒直扑中军,才有可能复制同样的战果。
要不然,冯缭也难以想象,谁在同样的条件能斩获如此大胜。
当下,冯缭也不议论太多,随奚荏、田城、杨钦、高绍他们先上山见韩谦,看他对时局变化以及岳阳及潭州心思的微妙变化,有什么看法。
…………
…………
从既定的历史轨迹,韩谦早知道信王杨元演在金陵城外的战事将无坚不摧,直到兵锋被金陵城高大巍峨的城墙挡住,但也没想到静山庵一战,杨元演会赢得如此漂亮、辉煌。
韩谦盘膝坐在竹棚下,听冯缭回来后再次说及静山庵一战的详情,感慨说道:“信王的速度是很快啊!”
冯缭反复研究过静山庵一战的情报,深有同感的说道:“以往大家都知道信王善治军,亦颇擅兵谋,但也没有想到他用兵会如此犀利。即便有王文谦这样的人物替他谋划,但战场之上分毫不差的把握住战机,以及敢率八百银戟亲卫伏杀徐渚的中军,信王也堪称名将了吧?”
除了削藩一战外,冯缭没有直接参与大规模战事,但他在浙东任职时,越州地界还不太安宁,寇匪丛生,大大小小的清剿战,他倒参加过好几起,平素也喜读兵马,自认为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何况在上山时,他与田城、高绍、杨钦都充分交流过意见,深感信王杨元演可能是跟梁国新帝朱裕一样的强劲对手,有可能大楚会在他手里再次完成统一。
“……”韩谦笑而不答,看向田城、杨钦、高绍等人,问道
,“你们这几天应该要比以往更深刻去研究楚州军了吧,都有什么心得?”
叙州这边,领兵者以田城、杨钦、高绍三人为首,林海峥、冯宣目前在岳阳任职,而赵无忌、林宗靖、郭奴儿、郭却、冯璋、奚发儿、奚昌、孔熙荣等人,还需要进一步的历练,才真正能独挡一面。
相比较之下,曾任武陵县尉的周处,在各方面都相当成熟老练,且又武勇过人,即便是降吏出身,韩谦此时用他与孔熙荣在赵无忌之下担任亲卫营的副指挥使。
田城、杨钦、高绍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韩谦很早就要求缙云楼收集楚州将臣的资料,但他们三个都不是特别喜欢文案之事,哪里有心事去翻看堆垒如山的材料。
也是在得知静山庵一战之后,内心震惊,才狠狠的做了几天的功课。
这时候见韩谦问起,高绍缩在后面,拿手指捅了捅田城的后腰,让他应付韩谦的考问。
田城稍作思虑,说道:“楚州军乃是浙东郡王李普带出来的老底子,李普被夺兵权之后,杨元演出镇楚州才据为己部。楚州军原本就有淮东虎贲之谓,杨元演到楚州后晚是从中择选健锐,编八百银戟卫卒骄纵养之,之后杨元演常用这八百银戟卫卒去袭扰徐州梁军,屡有战绩,只是没有大功,也就素来不受世人重视。然而认真思之,这些年来梁军都没有从东线发动大的战事,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也是楚州军的袭扰战略发挥出作用。楚州军的袭扰令驻守徐州的梁军束手无策,也令徐州防御使司马诞在梁国诸将中多少显得庸碌无为,但司马氏在徐州根深蒂固,梁帝不能撤换他人统率徐州梁军,故而在谋划对楚国攻势时,也只能主要从中线、西线着手考虑。这也使得信王在楚州多年,并没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捷令他善治军用兵的名声真正彰显出来——这大概便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