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屋里说话,就得点蜡烛,床上铺的都是稻草,让人感觉提心吊胆的。
于是,呼啦啦的,黄家不大的厅里,围在江筠身边又站了一堆人。
江筠坐下,把手袋当做小桌板垫在腿上,摊开纸笔,左手拿着手电筒,只等问了话就开始做记录。
大家都很紧张,屏住气息看江筠的一举一动,谁也不敢开口说话。
江筠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开口,就主动问:“天气这么冷,什么时候开始播种啊?”
都是跟种地有关的问题,诸如:农忙什么时候开始啊?每年最累的时候是不是收割季节啊?交公粮的话,是粮管所的下来收还是要拉到粮管所去?这么远要走多久啊?
等等等等,都是跟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大家都乐于回答。
还有人嘻嘻笑,觉得城里来的人就是稀罕,说话那么好听,连种地都不知道。
突然人群中有个人问江筠:“你读过多少书啊?写字咋那么快呢?比我们村里的黎老二写的还快!”
黄琥珀解释:“黎老二就是在金沙滩村落户的知识青年,刚才咱们从村长家往我家过来的时候,就经过他们家,两间土房挨着,屋子里有娃哭的声音那个。”
江筠想起了那微弱的哭声,她当时还在心里感叹呢,这么穷的地方,还生娃干啥?
没有医院,没有营养品,连足够的食物都没有,全凭着天然的生命力在这里挣扎着。
“我读完中学了!”江筠对黎老二充满了好奇,想把话题引过去:“读书多就写的快吗?”
江筠对这个年代的课本教材的完整认识,都来自于洪萩。洪萩在出版社上班,知道全国教材的编写情况,不同地区的教材,难易程度有非常大的区别。
黄琥珀道:“黎老二是我们村里唯一读过高中的人。”
江筠很诧异。
村里没读过书的女孩子都拼了命的想嫁出去,一个读了高中的城里人怎么会甘于在这个穷乡僻壤安家落户?
是什么样的理想又是什么样的激情让黎老二勇于在这样的地方扎根呢?
想了想,江筠问道:“还有谁在这里安家落户啦?”
人群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回答声。
黄琥珀帮忙翻译:“村长家的儿媳妇小琴,支书家的弟媳妇小露。”
“哦!”江筠大致能猜到原因,女的能落户,除了年龄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能得到村长家或者支书家的照顾吧:“他们都是知青啊?知青点离这里远不远啊?”
黄琥珀有点儿紧张:“还要调查知青的情况吗?”
江筠笑笑:“我就顺便问问。他们都是来这里接受再教育的,是不是也要跟着大家一起种地啊?也要插秧吗?也要挑水灌溉农田吗?”
黄琥珀松了口气:“都要跟着一起干农活呢!”
江筠笑着说:“我还以为他们在这里会帮着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呢。”
在原来的时空,江筠就有好几个同学去过山区义务支教,还张罗着在同学群里为山区的孩子募捐学习用品和衣物。
人群里有个人说了句什么,大家都笑了起来。
黄琥珀解释道:“他们说,在我们村就要接受村长的领导,否则的话就要关到农场里去狠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