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存活到最后的魏、蜀、吴三国又有哪一个是靠猛将而存活下来的,还不是有良臣治理后方,智士出谋划策,这才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最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
以赵关张之勇,谁能阻止得了刘备?可知道得了荆襄士族以及诸葛亮的全力支持以后,刘备才能做到真正的割据一方。
李世民依靠的也不只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的英勇,更多的是房谋杜断。赵匡胤雪夜访赵普,方有大宋三百余年的基业。赵匡胤得了刘基等人的辅佐,方能大杀四方,成就大明江山。
如果仅仅以为有猛将辅佐,自己就能成就大业,那是大错特错之事,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刘备为何还要三顾茅庐?李世民为何还要设置文学馆?朱元璋为何还要收纳江南名士?
即便是在战国时期,苏秦、张仪、范睢、商鞅、蔺相如的地位还是要比白起、司马错、廉颇等名将的地位要高上一些,这又是何故?
而魏郊这便缺乏的,恰恰就是出谋划策之人,而与之相反,庞癝这边却是智者如云。庞癝本人就不用多说了,尉缭、范增、蒯彻、韩非、张良、萧何等人,又有哪一个是易与之辈?只怕他们只需一个主意,魏郊、刘季等人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如果有人强行说魏郊这边不是有儒家支持吗?
可大争之世,又有哪一个国家会重用儒家之人?
细数三百年战国,战国七雄中的良臣、谋士,只怕没有一个是出自孔孟之门吧?
而军中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就是兵家的天下。
其实说起来,刘季本人也十分反感儒家之人,这些人身上的条条框框实在是太多了,而刘季本人却是一个比较不注意礼节之人,亦被儒家之人瞧不上眼。
即便刘季和儒家之人支持的都襄陵君魏郊,可刘季和儒家也只是面和心不合而已,在魏郊面前也只是维持表面的和平而已。
众所周知,无论是刘季还是张耳,都是出自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自然将魏无忌指定的接班人魏郊视为自己的效忠对象。可魏无忌生前又与庞癝关系密切,凡事都与其商议,且大多数情况下都听从庞癝的意见,故而说起来刘季对庞癝本人并无多少反感之意。
相反。无论是刘季还是张耳,对庞癝都是善意十足,十分尊敬,再加上庞癝的功勋显著,且积威已久,这更使得刘季等人对庞癝十分的敬畏,大多数情况下,刘季还是宁愿听从庞癝的话,而不是魏郊本人的话。
只是出于魏无忌本人的遗言,刘季、张耳等人这才不得不效忠于魏郊,可这并不代表这刘季等人就心甘情愿的听从魏郊所有的话。
再加上魏郊迎娶了孔氏女之后,刘季等人已经有逐渐与魏郊疏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