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运筹帷幄
“既然是行深根固本之策,孤还需各位大力扶持才是!”刘备高坐主位,环视众人。
“我等一定唯盟主大人的号令为尊!”众诸侯闻言对视一眼纷纷答应下来。
笑话,刘备如今威名赫赫,谁敢不从其号令?
胆子大的,头铁的,现在都在埋在虎牢关外的荒郊坟土里了。
因此,就算他们对刘备的专权和霸道有所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分毫。
“诸君放心,汝等自酸枣开始便跟随本盟主经历轮番苦战,待到将来剿灭董卓,迎回天子之后,孤必在天子面前为诸位请功。”见众诸侯都非常的识相,刘备也笑着点点头,同时深谙驭下之道的他也明白,不能光叫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喂草,既然自己已经展露了足够多的威慑,不如给他们一点甜头和希望,这样也会更好的驾驭他们。
“盟主大人公正严明,我等敬服!”果然,听闻刘备如此说,众人脸上都纷纷流露出喜色。
就连曹操和孙坚二人也不例外。
他们离家别子率军前往酸枣会盟,所求的除了心中对汉室的尽忠之外,为的不过功名利禄而已。
既然刘备能给他们带来这些,跟着谁讨董不是讨董?
见众人收心之后,刘备便接着方才曹操的计策又进行了补充。
“不过,方才孟德此计虽好,但是却尚有遗漏。”
“哦?不知何处有遗漏,还望盟主不吝赐教!”曹操闻言惊奇道,他对自己的智略一向自负,因此也颇想看看刘备能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大致的方略并未出错,只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补充。”刘备先是安抚一句,接着说道:“虽然目下,我等合兵一处拥兵近五十万,势力也有七州之地,但是除了凉州之外,仍旧有数州处于中立状态,董卓手中毕竟控制着天子,若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数地诸侯难保不会生出些不好的想法,若是董卓再假借天子之手,对其等大肆封赏,想必必有人投靠依附董卓,此一处不得不防呀!”
“盟主所言字字真知灼见,操远不及也!”曹操一听也不由得反应过来,连连认同不已。
“唉,孟德何须自谦?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孤虽然偶有小智,但是比起孟德还是不及的。”刘备闻言笑着安抚起来。
相较于前世曹操爱惜刘备的才华,虽然刘备困于许昌,身处曹操的势力范围内,但是曹操却每每宽厚待他,并未产生加害之心,并且还因为刘备过人的才德和志气对其大加欣赏,屡屡对刘备有招揽之举,但是奈何前世刘备同为双雄质疑,是绝对不会向这曹操折腰称臣的。
但是这却不妨碍如今的刘备亦对曹操生出爱才之心。
曹操此人文武韬略无一不精,甚至连诗词歌乐都颇有造诣,自成一派。
这样几乎全能的大才,即便是在青史之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前世他虽然不择手段,但是成就和能力却是有目共睹的。
不管是重震朝廷威严,还是统一北方,亦或是出塞远击外族,都是不可磨灭的功绩。
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刘备的出现,曹操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转折,不仅没有误杀吕伯奢一家,也并未因为反董联军的勾心斗角而对诸侯失望,更对自己从小矢志报效朝廷的志向失望。
如今,曹操或许不再热血,但是他心中的对国家对大汉的爱还未熄灭,并且因为刘备的出现越加的炙热起来。
因此,对刘备来说,曹操可是不能放过的,如果不能为他所用,那也必然不会放他存活于世!
“主公所言甚是!”这时,一旁的田丰闻言立即出列谏言道。
“董卓现在已经退回关内,顷刻之间不可攻取,不若主公以反董盟军盟主身份号令其余数地诸侯,若是其人不服号令,主公便可率军征讨。”
“嗯,联络必然是联络的!就算我们不联络,董卓有李儒为智囊也一定不会放弃数地诸侯。”刘备先是肯定道:“可是其人不听号令,我等就直接攻打,岂不是将数地诸侯推到了董卓那边?因此即使数地诸侯不停号令,只要不与我等为敌,姑且放任不管,一切等诛灭董卓之后再说。”
“主公所言有理,属下知道了。”田丰闻言思索了一下,发现刘备所言不虚,便暂且退下。
“何人可代我联军出使各地诸侯?”刘备问道。
“简雍愿往!”简雍立即出列答道。
“有宪和出马,自然是马到功成!”刘备见是老部下简雍毛遂自荐,立即含笑点头。
“不过,那幽州刘虞乃是谦谦君子,又和孤有旧,因此自孤出征之前就和其书信来往,其人必定不会反叛。”刘备笃定说道。
“如此说来,只要前往江南四州即可。”简雍了然道。
“正是如此!”刘备点点头:“江南四州诸侯中,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扬州刺史刘繇皆为汉室宗亲,其中刘繇还是我等联盟中兖州牧刘岱的亲弟。”
刘备说着对一旁的刘岱点了点头示意,刘岱也立即拱手示意:“我弟处,在下自会写上一封亲笔信送上。”
“有了刘刺史的亲笔书信,想来宪和此行扬州必将更加顺利。”刘备点点头又接着说道:“唯有交州刺史士燮非汉室宗亲,不过我闻其人心向汉室,又距离凉州地处偏远,必然不会被那国贼董卓所拉拢。”
“既然如此,主公便坐等简雍的佳报吧!”简雍闻言便领命而退。
“孤观董卓其人非雄主,无大志,今次在我等手上屡屡受挫,想来其逃回长安之后必无心反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