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美人计
“唉。”王允见状也并未怪罪,只是长叹一声后缓缓离开,并为貂蝉关上了房门。
“小姐今日的饮食都要按照我的标准来准备,切莫短缺!”出门之后,王允唤来管家吩咐一声后便匆匆离去。
今日不仅是貂蝉要做足准备,为了他的相国美梦,他王允也是时候开始好好卖力表演了。
他现在正要去找天子秘奏,找百官提前通风报信。
如今长安匡扶在即,自己如此大功可不能无人知晓。
虽然王允一心为国的信念从未动摇,但是自己的高官厚禄,达官显爵也一个都不能少了呀。
董卓刚刚迁都之际还对天子百官多加控制和监视。
只不过去年建成万岁坞之后,董卓就沉迷其中,终日享乐,早就将天子和百官抛之脑后。
而没了董卓的命令和关注,虽然宫城仍旧是董卓的人所控制。
但是天子和百官却有了很大的自主性。
特别是其中的很多原先被董卓安排的侍卫见自己被董卓所遗忘,纷纷投入了朝廷的怀抱,在刘协和王允等人的封官许愿中悄然转换了阵营。
要不然,刘备前世,董卓怎么敢毫无防备的进入宫城,又是怎么样惊愕万分的被自己的属下背刺而死的呢?
后宫之中,刘协正在读书。
他自由聪慧,被董太后寻访名师教导,虽是孩童,但是学问见识却远超成人。
被董卓立为天子之后,刘协更是在心中默默立誓,将来若有一天能摆脱董卓的控制必然要成为一代明君,在青史留名。
因此如今刘协虽然陷于董卓之手长达三载,但是每日仍旧苦读不辍。
苦难和挫折是磨砺人的试剑石。
刘协的天赋本就超越常人,再加上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如果能有亲政的一日必然是能一展胸中的抱负。
只不过他生不逢时,却注定只能明珠蒙尘。
刘备前世时,刘协先遇董卓又遇曹操。
而到了曹氏二代曹丕之时更是被迫禅位。
而如今,虽然刘备异军突起,看似大汉兴旺在即。
可这个大汉只能注定是刘备的大汉,而非他刘协的大汉。
自古以来,掌权者只能进而不能退。
进则尊贵无比,退则一败涂地。
况且就算刘备本人不贪图皇帝的宝座,安心效仿周公辅佐刘协。
但是刘备麾下的文臣武将会愿意如此么?
刘备不向上攀登,作为臣子的他们又如何向上爬呢?
这样的窘境,在刘备前世时,曹操也深受其害。
或许在曹操心中有那么一丝之汉朝忠臣的想法在不断惊醒他不能擅自僭越,觊觎天子之位。
但是他也绝不可能自废武功,自降爵位,将手中的权利拱手相让。
若是如此,只怕待刘协手握大权之时,便是曹氏满门诛连之际!
因此,刘备何等的明智,怎么可能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启禀陛下,司徒大人拜见。”正当刘协专心致志攻读之时,忽然有宦官禀报。
“哦,司徒大人来访可有说明因何事来访?”相较于布满董卓耳目的皇宫大内,只有在这小小的寝宫之内,刘协才能有一丝帝王的权威,因此若是召见官员还是相谈要事,刘协都会在这里接见官员。
“并未说明,只是司徒脸上挂着笑意,应当是喜事。”那宦官回忆了一下,小心的说道。
“喜事?”刘协心中嘀咕一句:“在这长安董卓的掌握之下,还能有什么喜事?”
“宣司徒觐见吧。”想不明白,刘协便吩咐宦官传令。
“臣王允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作为保守派的王允对礼法可谓一丝不苟。
本身就是汉朝礼法的最大收益人之一,身为当场司徒的王允自然要遵守并守护礼法。
“恭喜陛下,近日燕公自洛阳率众五十万号称八十万大军,已经誓师西征了,我等受制于董卓的日子就要到头了!”
“燕公终于出兵了!朕已经在这长安贼穴之中苦等三年了!”刘协闻言大喜,立即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垂泪道。
身为天子,刘协无一日不从噩梦中惊醒。
不是梦到自己被董卓废掉。
就是梦到自己挡住了董卓称帝的路,被董卓残忍的杀害。
现在刘备终于率军来解救自己了,自己终于可以从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中解脱了。
这种巨大的压力就算是一个成年人都难以忍受,更别提刘协只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年。
各种苦楚不为外人所道。
看似能从董卓的手中解脱已经够让刘协高兴和兴奋的了。
但是没想到王允接下来的话却让刘协更加激动。
联想到潼关的高大坚固和数量庞大的守军,刘协不无担心的向王允担心道。
“潼关乃天下雄关,更有郭汜五万虎狼之师守卫,只怕燕公倾尽山东之兵来攻,仓促之下也难以夺取呀!”
“呵呵呵呵。”谁知王允闻言却轻笑起来:“陛下无忧,其实那郭汜早就被老夫所收买,只待燕公兵临潼关城下,郭汜就会率众开城献降。因此郭汜和潼关不为所惧。”
“哎呀呀,若是燕公能收复潼关,距离长安岂不是一步之遥,爱卿此举对我大汉,对我刘协有再造之恩呀!”刘协闻言激动的难以附加,为了表示自己对王允的感激,他居然不顾天子的威仪,郑重其事的走到王允面前对他深施一礼。
“陛下何故如此?岂不知君臣有别?”王允见状大惊,连连避开。
“如今只待燕公攻破长安,那时朝廷重振在即,朕也重见天日在即,王司徒当为首功,当受朕一礼。”刘协却连连摆手。